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ì

【源】①周武王封黄帝之后于蓟(故城在今北京大兴西南),后因氏(12,17,60)。②范阳(故城在今河北定兴南固城镇)地多蓟,因以名,是以地为氏(60)。 【望】内黄(17,418)。 【布】江苏武进(314)、湖南攸县(283)、湖北钟祥(388)、山西汾阳(278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蓟子训,东汉建安中客济阴宛句,有神异之道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义马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大同、长治、朔州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,其注云: “邑名,在燕地。《神仙传》有蓟子训。望出内黄。”此以邑为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路史》 云: “ (周) 武王封黄帝之后於蓟以复��。 又云: ‘范阳地多蓟,因以名。’是以地为氏。望出内黄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森濟烏克岱

    读音:Sēnjǐwúk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作“散术克歹”。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沙喀

    读音:Shākā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闲散水成之妻为沙喀氏(260)。

  • 舒穆魯

    读音:Shūmùlǔ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氏,清嘉庆时叶尔羌办事大臣音登额,姓此氏。”

  • 读音:Sī【综】 上林中磃氏馆,见《前汉书·郊祀志》(17,62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汉宫苑有磃氏馆,或以为氏; 又,疑后世以其有“磃氏”字样,遂将宫名误

  • 伏陁

    读音:Fútuó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北史》 收载,其卷九十七“有伏陁末多”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鹿門

    读音:Lùmén【源】 鹿门,春秋时齐国之城门,以所居为氏,如桐门、雍门之类(11,60,62)。【人】 鹿门稷,春秋齐桓公时小臣(11,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鹿门

  • 梁折

    读音:Liángzhé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
  • 读音:J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氏姓考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系楫姓分族。”

  • 钟期

    读音:zhōng qī楚官,以官为氏。(见《淮南子·高诱注》)

  • 杨孙

    读音:yáng sūn晋邑,其先有食于扬者,犹臧孙然。秦有下大夫杨孙氏。(见《英贤传》)一作扬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