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ài

【综】 今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盖为盖之俗写,见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今台湾有人分盖、盖为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黄骅、鸡泽、乐亭,山东之鱼台、平度,辽宁之清原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新疆之塔城,河南之卢氏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阿昌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注云: “出自齐大夫,食采于盖,以为氏。”此以邑为氏。其地在今山东沂水县境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魏书》 注云: “卢水胡有盖氏。” ③又云: “盖楼氏改为盖氏。” (按: 或作 “盖娄”,一说改为娄氏。)④唐代高丽有盖姓,盖苏文是。见 《唐书》。望出渔阳、洛阳。⑤阿昌族之盖姓,系况姓所改,由汉族融入。《新纂云南通志》 载: 腾越厅腊撒长官司土官盖宝远,其先况本,四川巴县人,与赖罗义同时从征,授把总,至平崖卒; 子况纶袭,从征木邦,病卒; 子允忠,有功,授腊撒土守备,卒; 子宜袭,成化间从征木邦,阵亡; 子盖猛袭,病其父阵亡,以为况姓不祥,乃以名之一字为姓,——姓盖,名猛。传子盖明。

一音gě,亦为姓。

西汉有盖宽饶,司隶校尉; 唐代有盖文达,谏议大夫; 明代有盖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愈豆

    读音:yù dòu【源】 颛顼帝之后(8,60)。【变】 一作俞豆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《路史》: ‘颛帝后有愈豆氏。’ 《通志》作 ‘俞豆’。”

  • 習勒

    读音:Xílè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锡勒〕(24)。【人】习勒遵义,西夏殿前太尉(24,31,56)。

  • 尼瑪

    读音:Nímǎ藏族“姓氏”。太阳之意。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。此“姓”系理塘县公安局提供。(按,藏胞命名常四个音节,如“尼玛× ×”,或以汉族姓名构造习惯分析认识之,遂以为 “尼玛” 为姓;

  • 吴祖

    读音:Wúzǔ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纳木升额之妻为吴祖氏(260)。

  • 答魯乃蠻

    读音:Dálǔ'nǎimán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57)。系乃蛮氏之分支。【变】 亦作〔达鲁乃蛮〕(399)、〔达兰柰曼〕(24)。【人】 普化帖木儿(一作布哈特穆尔),答鲁乃蛮氏,元至正中累官福建行

  • 季随

    读音:jì suí周八士季随之后。(见《世本》)

  • 薛亦

    读音:Xuēyì【源】薛亦,亦译为〔雪泥〕、复数为雪你惕。蒙古尼鲁温部一支(397)。当以部为氏。 【人】哈八儿秃,薛亦氏,从千户脱伦伐宋,殁于阵。子察罕,从平宋,授管军总把,累迁左翼屯田万户府副万户

  • 读音:suì明河南邓州有岁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Jǐ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河南汤阴(292)、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、运城,河南之中牟,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

  • 读音:dǒu【音】 又音Xiá(77,86)。亦音Dǒu(斗),见《百家姓考略》(76)。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战国时田和篡齐,迁齐康公于海上,穴居野食,以斜为氏,见《姓谱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