芮伯
【源】 周大夫芮伯之后有芮伯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山西芮城西20里郑村有芮伯城,此乃芮伯出居之地(87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,其注云:“历史上的复姓。周文王时芮国(姬姓)君主芮伯的后代。”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据《姓源韵谱》云:“以封爵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大夫芮伯之后。”(按:芮,国名;伯,爵次。芮伯良夫之后,以国爵为氏,系出姬姓。)
【源】 周大夫芮伯之后有芮伯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山西芮城西20里郑村有芮伯城,此乃芮伯出居之地(87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,其注云:“历史上的复姓。周文王时芮国(姬姓)君主芮伯的后代。”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据《姓源韵谱》云:“以封爵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大夫芮伯之后。”(按:芮,国名;伯,爵次。芮伯良夫之后,以国爵为氏,系出姬姓。)
读音:Liú刘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帝尧的后人受封于刘(今河北唐县),建立祁姓刘国,周宣王时国灭,逃往秦国的子孙便以国名为氏。此为祁姓之刘,史称刘氏正宗,这就是陕西刘氏。二
读音:Gōngxi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é黄帝子有结姓,即姞也。(见《世本》)
读音:Nàlá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金女真部落,又作拿懒、那懒、纳剌、内兰,部人居伊改河(今吉林怀德境内伊通河一支流雅哈河),与完颜氏贵族通婚,以部为姓(56,60,71,397)。至清仍有此姓(6
读音:Cāng【源】①黄帝子苍林,高阳才子苍舒,苍姓本于此,见《风俗通》(1,60,62)。②达斡尔族桑阿尔氏,汉姓为苍(189)。③满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望】武陵(17,21,60,418)。
读音:chēlè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领催海寿之妻为额车勒氏(260)。
读音:Yǎdān【源】 清时库页岛上费雅喀人姓(429)。
读音:Zhuōqǐsī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哈达(23,63,260)。
读音:Shí【综】 源出不详,安徽青阳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、云南之泸水等地有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,“元有十嵓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xī yě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5,17)。居于西野者以为氏,如东野之类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其注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