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Ruì

芮姓来源于商王朝时期芮荔国(今陕西大荔朝邑城一带),其后人以国名为氏。

今全国各地都有芮姓人家。

芮姓历史人物有芮良夫,周厉王时人,为士卿,厉王昏庸无道,宠信奸臣,芮良夫作《桑柔》诗以讽。

芮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零九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时司徒芮伯万之后。芮国为晋所灭,其后以国为氏(6,7,9,15,17)。芮国故城在今陕西大荔朝邑镇。②明赐元人雅克实纳姓芮名刚(24)。③满族姓。【望】 平原(17,21,418),扶风(7,60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芮珍,汉时巨鹿太守(8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大同,河南之卢氏,安徽之泾县,福建之清流,广东之澄海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彝族、朝鲜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伯爵,周同姓之国,司徒芮伯之后也。其后有芮伯万。其地即陕川芮城,为晋所灭。齐景公妾曰芮姬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视“芮国”、“芮伯”为芮氏之二源:“①出自姬姓,周代卿士芮伯的后代。②古有芮国(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城南),建立于周文王时代,后为秦国所灭,子孙以国为姓。”与郑注不同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《书·顾命·旅巢命·序》云:“芮伯,周人,姬姓,字良夫,武王之臣,封於芮,成王时为司徒,曾作《书经·旅巢命》之篇。”以此而论,郑注为是。②或为元人姓名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载:“明赐元人姓名:雅克实纳曰芮刚。”望出扶风。

汉代有芮珍,三国时吴有芮祉,丹阳人,九江太守; 宋代有芮煜; 又有芮及言,上高知县; 元代有芮世通; 明代有芮善,中书舍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堯樂

    读音:Yáoyuè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新疆人有此姓,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
  • 吞米

    读音:Tūnmǐ古代吐蕃族姓氏。松赞干布时有学者吞米·桑布札,受遣赴克什米尔向婆罗门李敬学习声韵学,回国后,依于阗文并予简化,造成三十个字母,并编出几种文法歌诀,用以拼写吐蕃语。“吞米”,

  • 無忌

    读音:Wújì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曲沃庄伯之弟韩万,为翼侯,封于韩原。其玄孙韩厥之子名无忌,后有无忌氏(4,8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《路史》云:“韩万后有

  • 不苐

    读音:Fōudì/Puti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国时有不苐氏,见《潜夫论》(12,80)。【变】 亦作〔不弟(22,63),或〔不第〕(7,21,60)。

  • 读音:Zhá【综】 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桃园、澎湖(64,68,261)、甘肃岷县、新疆疏附(62)、内蒙古东苏旗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新疆之布尔津有

  • 读音:yuán陈大夫涛涂之后。(见《广韵》)参见“袁”。▲<汉>辕丰,建始间为长安令。

  • 读音:Xī【源】 见《古今图书集成·氏族典》(62)。【布】广西贺县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,傈僳族有此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Pó【源】 或系婆和、婆衍复姓所改(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唐有婆闫、婆固、

  • 勒戈

    读音:Lègē【综】 彝族姓。世居四川德昌,汉字姓为卢,而居米易之勒戈氏,汉姓为(333)。

  • 孔撒

    读音:Kǒngsā【源】 藏族姓。以居地为姓(25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