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Zāng

臧姓的来源有两个,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姬姓。春秋时鲁孝公之子,食采于臧(故城在今山东栖霞东北),是为臧僖伯,子孙以祖父名为姓氏。二是源于职位。臧是古代对奴婢的贱称,这些人的后代有以臧为姓氏者,即成臧姓。

臧姓始于鲁国公族。鲁亡后,臧姓始散居于齐鲁大地,并逐渐在今山东莒县、郯城和江苏涟水间地形成大的聚落,后来昌盛为臧姓东莞郡望和东海郡望。秦至西汉间,臧姓播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等北方省份,并且在今河南禹州、甘肃天水一带形成望族。东汉时,臧姓逐渐散居江苏各地。两晋南北朝时,臧姓南下,散居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地。唐末五代,今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江西等地均有臧姓入迁,宋元渐迁入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明初,山西臧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北京、天津、江苏等地。清康乾年间,入迁东北三省。如今,臧姓尤以浙江等省为多。

臧姓历史人物有臧荣绪,南朝齐史学家。好学能文,笃爱“五经”。曾综合王隐、何法盛等人所著晋史,撰成《晋书》一百一十卷,史料颇丰富,在唐初流行的十八家晋史中,号为最完善的一部。唐太宗时房玄龄等重修《晋书》,即以臧书为蓝本。臧懋循,明戏曲家、文学家。与王世贞、汤显祖相友善,改编刊刻了汤显祖的《玉茗堂四梦》,编有《元曲选》等。臧琳,清经学家、训诂学家。字玉林。生平博览群书,经史、百家、释道、稗官、野记均有涉猎。尤精音韵训诂之学。他主张治经应据汉注唐疏,由字、词训诂以明道。

臧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一十二位。


【音】 今亦音Zàng(396)。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孝公之子彄,食采于臧(故城在今山东栖霞东北),是为臧僖伯,其后因氏(7,12,62)。一说,鲁孝公之子彄,字子臧,子孙以王父字为氏,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②锡伯族姓(201)。辽宁沈阳锡伯族札斯胡里氏,汉姓为臧(433)。【望】 东海、颍川、东莞、天水(7,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3%。尤以浙江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臧姓人口43%。【人】 臧赐,春秋时鲁大夫(15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固安、阜平、乐亭、黄骅、尚义,辽宁之清原,黑龙江之嫩江县,山西之太原,甘肃之永登,江西之崇仁,浙江之椒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鲁孝公之子公子食邑于臧, 因以为氏。望出东海。”臧, 春秋鲁邑,此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(按: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姓苑》注云: “其先出自鲁孝公之子, 字子臧, 其孙以王父字为氏。” 与郑说微别。录以备考。)

春秋时鲁有臧僖伯; 汉代有臧旻; 宋代有臧丙;明代有臧懋循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於官

    读音:Yúgu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

  • 佟額里

    读音:Tóng’élǐ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委前锋暖泰之妻为佟额里氏(260)。又,清镶蓝旗蒙古马甲加马善之妻为佟格里氏(260),〔佟格里〕似即佟额里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Jī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洪湖市有分布。此姓系洪湖市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
  • 秃八

    读音:Tūbā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秃八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图色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姓。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

  • 薩米忒

    读音:Sàmǐtè【综】清正白旗蒙古护军三达色之妻为萨米忒氏(260)。

  • 賽密埒

    读音:Sàimìliè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金代为女真族姓氏,乃女真白姓,到清,则融为满族,散处萨哈尔察、黑龙江等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或作赛密哷、赛密勒。

  • 读音:hùn【综】 汉时蔡邕《处士圂叔则铭》:伊汉二十有一世,处士有圂典,字叔则者(21,81,86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蔡中郎集·处子圂叔则碑》: 伊汉二十有一世,处士有

  • 读音:Pín【源】 见《韵会》(21)。频阳(故城在今陕西富平)在秦地,当以邑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酒泉(17,60,418)。【布】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频畅,汉时酒泉太守(6,21)。现行

  • 西特里

    读音:Xītèlě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硕代之妻为西特里氏(260)。又,清正白旗满洲护军三七哈之妻为希他里氏,正白旗满洲马甲铁昌之妻为希他力氏,正蓝旗满洲马甲伊世坦之妻为席特礼氏,正蓝旗满洲主事熙

  • 右归

    读音:yòu guī宋微子后有右归氏。(见《路史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