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Xū

胥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春秋时大夫胥臣之后,一般认为胥臣为胥姓始祖。二是改姓。古时有赫胥氏、华胥氏,后世子孙有改为单姓,为胥氏。

胥姓发源于山西、陕西一带,并且早期主要在这两个地方发展繁衍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胥氏族人向今甘肃、山东、河北、江西、江苏、湖南、安徽、河南、四川、黑龙江、新疆以及东北等地拓展,明朝中叶以后,甘肃、宁夏均有胥姓入居,并有沿海胥姓渡海赴台。张献忠屠川后,湖广填四川,有湖北、湖南之胥姓被迫入迁于今四川、重庆之地。清朝时期,逐渐有北方胥姓入迁于内蒙古以及东北三省。如今,胥姓人家虽然人口不多,但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。

胥姓历史人物有胥鼎,金朝大臣,本为读书人,智勇双全,后从政做官,运筹帷幄,成为朝廷栋梁,被封为吴国公。胥作霖,南宋人,其人魁伟勇敢,为地方治安作出过较大贡献,但他拒绝朝廷封赏,其高风亮节备受时人称赞。胥必彰,明朝文官,任监察御史,专门负责对朝廷命官的监察,忠于职守,不避权贵,敢于直言进谏,人称“真御史”。

胥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八十五位。


【源】 ①相传为古天子赫胥氏之后(12,62)。②春秋时晋大夫胥臣之后,以字为氏(6,9,12,17,60)。【望】 太原(17,418),琅邪(21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4%。尤以湖北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胥姓人口54%。【人】 胥克,春秋时晋大夫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、阜平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傣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并注其源: ①“晋大夫胥臣之后,以字为氏。” (按: 《辞海》称: “春秋郑有胥臣”,误。)②又,“或言出赫胥氏。”

春秋时晋有胥甲,又有胥重,皆为大夫; 金代有胥持国,繁峙人,尚书右丞; 宋代有胥致尧; 明代有胥文相; 清代有胥清,上元人, 工部主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巴顏圖

    读音:Bāyántú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尔伦(一作克噜伦)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镶白旗蒙古骁骑校巴达克之妻为巴延图氏(260)、〔巴延图〕似即巴颜图之异译。

  • 央更

    读音:Yānggēng现行佤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沧源有分布。盖从佤语“yānggēng”之音译而得。原有“田地”之意,故或改从单姓 “田”。此姓系沧源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倮姆

    读音:Luǒmǔ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(208)。

  • 子服

    读音:zǐ fú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之曾孙仲孙蔑,其子为仲孙佗,谥懿伯,字子服,其后以为氏(7,9,12,17)。【望】 鲁郡(17,418)。【变】 作〔丁服〕(63),误。【

  • 甘士

    读音:gān shì【源】 周时甘昭公之裔甘平鳅为王卿士,其后有甘士氏(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周甘平公为王卿士,因氏焉,此以邑系为氏。”

  • 云波

    读音:Yúnbō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荔菲

    读音:lì fēi与“荔非”同。历史上关西复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西羌种类也。”或作“荔非”、“荔菲”。“荔非”,又作“丽飞”、“利非”。

  • 读音:Cì/Tsyh,Tsz【综】 荆有㐸飞,得宝剑于干越,见《洪武正韵》引《荀子》(86)。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㐸姓(427)。

  • 读音:rǎn苒,姓。(见《集韵》)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集韵》 云: “苒,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破落汗

    读音:pò luò hàn【源】 ①破落汗,地名。据《唐书·地理志》载,吐俱麒川傍水行,经破落汗山贺悦泉,百三十一里至步越多山(27)。故系以地为氏。②汉时匈奴单于之裔右谷蠡潘六奚之后,以名为氏,后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