肓饒時
【综】 傈僳族姓。云南怒江地区以羊为图腾的氏族,傈僳语为肓饶时,亦作〔阿吃息〕、〔阿赤〕,汉姓为杨(148,149,150)。
【综】 傈僳族姓。云南怒江地区以羊为图腾的氏族,傈僳语为肓饶时,亦作〔阿吃息〕、〔阿赤〕,汉姓为杨(148,149,150)。
读音:yǎ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公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 ②清满洲人姓,世居吉林乌拉(23)。清驻防杭洲满洲八旗有雅姓(254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上虞(279)、陕西
读音:dà hú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狐突之后,别为大狐氏(4,7,12,21)。【人】 大狐容,春秋时晋大夫(4,7,12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姬姓
读音:Nándùn【源】 顿,周时姬姓国(故城在今河南项城北50里南顿故城),春秋时灭于楚,其后有顿氏、南顿氏(19,21)。
读音:Dià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汉、景颇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台湾屏东、台北、台东、花莲(64,68,261)、云南畹町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
读音:Juǎnméng【源】 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(7)。即西羌儁蒙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Tūlǔhuā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 中有秃鲁花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图鲁格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。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
读音:Fěi/Feei【源】 系裴姓所改,见《集韵》(63)。
读音:péng qi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)。【变】 一作〔逄邱〕(1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河南巩县(301)、浙江余姚(389)、萧山(209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花莲、桃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东平、山
读音:Niǔniǔ历史上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西夏有武节大夫纽纽·存忠、纽纽·世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