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í

【源】《周礼》夏官之属有职方氏,掌天下之地图,主四方之职贡,其后因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【望】山阳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职洪,汉时山阳令(7,21)。职南金,唐开元时直馆(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沾化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长治,陕西之韩城,湖北之老河口,湖南之冷水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 《周礼》职方氏之后也。” “职方”,为职官名,乃夏官之属,掌图舆及四方职贡,久居此职者,以官为氏。望出山阳。

汉代有职洪,山阳令; 唐代有职南金; 清代有职金丹,新野教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bù【音】 古音彪(Biāo),见《正字通》(60,63),音Bù(76)及Fǒu(91),均误。【源】 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9,12)。【望】 汲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大陆(91)

  • 喀爾喀

    读音:Kāěrkā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源于元末时喀尔喀万户,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(384)。喀尔喀为蒙古六万户之一,共12部,其中内喀尔喀五部,外喀尔喀七部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或以部为

  • 读音:Pò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、辽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巴爾忽

    读音:Bā’ěrhū/Barru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系出蒙古巴尔忽惕部,《蒙古秘史》作巴尔浑,与呼伦贝尔新、旧巴尔虎人同种。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读音:Gǔ古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为古公亶父之后。古公亶父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,他率领族人开荒种地,发展农业,还兴建了城墙和宫殿,使周国逐渐强盛起来。其后代子孙以祖父称号

  • 读音:Shí【源】 帝喾之庶子实沈之后,以名为氏,有实氏、参氏,见《路史》(6,7,9,15,17)。【望】河东(17,418)。【布】河南淮阳(299)、四川成都、北京(91)、台湾高雄(68,26

  • 卓奇

    读音:Zhuōq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黑龙江、界凡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及界凡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yóu王良为赵简子御,食采于邮,号邮良,子孙以邑为氏。(见《姓考》)

  • 读音:Gùn/Guenn,Gwu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上海嘉定有此姓(351)。

  • 勾芒

    读音:Gōumáng【源】 勾氏之祖也,见《万姓统谱》(63)。勾芒为古帝号,当以号为氏。【变】 亦作〔句芒〕(7,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