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
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河北五莲(290)、山西平陆(298)、汾阳(278)、河南巩县(30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联谦,晋时辅国将军(15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平邑、平度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武昌,福建之浦城,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晋代有联谦,辅国将军; 又有联潭,内史。
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河北五莲(290)、山西平陆(298)、汾阳(278)、河南巩县(30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联谦,晋时辅国将军(15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平邑、平度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武昌,福建之浦城,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晋代有联谦,辅国将军; 又有联潭,内史。
读音:Tóngjiā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十派,出马察、燕尔湖、加哈、佟佳、长白山、勒熙电、哈达、庞木占、扎库木、把尔达、费德里、土木屯、佛阿拉、乌喇、俄漠和苏鲁、讷殷、安图河、叶赫、鄂尔顺、殷
读音:Mòzàng【综】 西夏人姓(7,31,54,95)。以部为姓,党项族(436)。夏主元昊之妻宣穆惠文皇后为没藏氏(57)。《长编》和清《续通志》作〔默藏〕(24,31,101)。亦作密藏(7)
读音:Shé’nàn《姓氏词典》引曹玉林、鄂木尔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《百家姓》有“商牟佘佴,伯赏南宫”句,句中虽有复姓南宫氏,一般多以商、牟、佘、佴以及伯、赏为单姓。)
读音:yě lì【源】 唐时党项族姓。唐时庆州(故治在今甘肃庆阳)有破丑氏族三、野利氏族五、把利氏族一(7,60,62)。以氏族名为氏。【变】 亦作〔叶里〕(31,60)、〔野力〕(54)、〔野遇〕(
读音:róng shū周大夫荣叔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Wú吴姓的起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出于姬姓。周武王封仲雍的曾孙于吴(今江苏苏州一带), 建立吴国, 其后代遂以国名为姓氏。二是上古时已有吴姓, 这一说法比较复杂, 如说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, 因“虞”
读音:mǎ shī姬姓,郑穆公之孙公孙鉏为马师,因以为氏。子羽之孙羽颉为马师,亦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读音:Yùtè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护军关东之妻为裕特氏(260)。
读音:Zhuānghōu【源】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hé guān賨人,以鹖冠为姓。(见《风俗通》)亦作褐冠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