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
【音】又音筹(Chóu)(22)。【源】见《希姓录》(22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布】江苏高淳(305)、湖南攸县(283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录》 亦载,未详其源。
【音】又音筹(Chóu)(22)。【源】见《希姓录》(22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布】江苏高淳(305)、湖南攸县(283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录》 亦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ìsūn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有士孙氏,称所居之里(古时称聚居之地为里)为士孙之里。《左传》载,鲁襄公二十五年,崔杼葬庄公于士孙之里,即是此里(7,60)。【人】 士孙张,汉时平陵人,博士、扬
读音:Tǎkù珞巴族姓氏,出自阿帕塔尼部落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Ānchí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安迟氏为安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改为安氏; 一说“改为迟氏”。
读音:Dàijiā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笔帖式巴图之妻为代佳氏(260)。
读音:Mèngěrdǐyīn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。本为村庄名,以地为姓,或译作“墨尔迪音”,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“莫”、“孟” 而为单姓。
读音:Miè’érjí dǎi【源】元时蒙古人姓(24,33,399)。【变】《南村辍耕录》作〔灭里吉歹〕(13)、清《续通志》作〔默勒吉岱〕(24),《辽金元姓谱》作〔麦里吉里〕(33)。【人】伯颇
读音:Mímóu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卫大夫公孙弥牟之后,见《姓苑》(7,9,11,17,60)。②系自芈姓。楚公族姓(8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姓苑》云:“出卫大夫公
读音:Róngxì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云: “周荣叔之后。”
读音:Shūfāch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绥芬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绥芬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J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75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荠,荠菜,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嫩时可吃,全草可入药。或当以此为姓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