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都
读音:Yì'dū
珞巴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珞巴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shí tái卫大夫石骀仲之后。(见《姓考》)石骀仲卒,无适子,有庶子六人。(见《礼记·檀弓下》)
读音:Yùhúl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一派,出裕瑚噜、讷殷、安褚拉库、塔思哈河、长白山、乌喇、黑龙江、洪科、吉林乌喇、英额和罗、呼尔哈等地(23,63,180,260)。以地名为氏(23)。 【
读音:Ěrmián历史上代北复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改为绵氏,后魏蠕蠕渠帅尔绵·他拔……”或作“爾绵”、“爾緜”、“尒绵”、 “绵”
读音:xún【音】 郇氏有环、寻二音,且源出不同。参见郇(Xún)姓。【源】 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(7,12)及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【望】 绛州,见《广韵》(86)。【布】 宋时淮南(7,26)、清
读音:Dìngdiē【综】 西藏察隅僜人姓(171)。
读音:Wūtèmǐ【综】 清时蒙古人姓。乌忒米巴哈布,清蒙古正蓝旗人,嘉庆中累擢喀喇沙尔办事大臣,后官至江宁将军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清嘉庆时江宁
读音:Chénliú【综】 当系陈、刘两单姓合成。台湾花莲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Yújiā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护军伍格之妻为于佳氏(260)。
读音:tài fù【源】 汉时太子太傅疏广(一作疎广)之曾孙彦则,避王莽乱于太原,以先人官称为氏(6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汉太子太傅疎广曾孙彦则避王莽
读音:Sǎlāgā【源】 夏尔巴人姓。世居西藏聂拉木樟木口岸与定结县陈塘区(43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