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á

【源】 ①陶答子冶陶,见《列女传》。据张澍考证,陶答子姓答,而官陶邑大夫(60,63)。故西汉以前已有答姓。 ②回族姓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陕西长安、渭南(62)、湖北钟祥(388)、沔阳(62)、台湾台北、台南、南投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答思表,清顺治丙戍进士,汉族人(23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鱼台、内蒙古之乌海、山西之太原、江西之宜丰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有此姓,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初见於《姓苑》,归“入声”部。《姓氏词典》音dā; 此从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及实际调查所得读音。未详其源。

列女传》有陶邑大夫答子; 明代有答谷; 清代有答思表,顺治丙戌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hǔn古守准之官,以职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諾海

    读音:Nuòhǎi【源】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紇髑

    读音:Hédú/Hotu【源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額卜

    读音:Ébǔ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元有昂吉尔,即姓额卜氏。《元史》有传。

  • 申叔

    读音:shēn shū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食采于申,后以为氏(7,12,17,60)。【人】 申叔豫,春秋时楚国贤人(7,21)。申叔环,宋时仁寿人,进士,见《四川总志》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

  • 读音:Jué罕见姓氏。当与“蹶”同,蹷父之后。详见“蹶”条。春秋时吴有蹷触。

  • 納合

    读音:Nàhé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纳 合,金女真部落,亦作〔纳喝〕,部人居耶悔水(今辽宁开原东的叶赫河)等地(397,426)。以部为氏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纳哈塔氏(24)。亦

  • 读音:Shā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江苏高淳(305)、台湾台东(68,261)、河南修武等地均有此姓,或系蕲氏误笔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、山东之鱼台等地有分布。此姓系尚义等地公安局提供,未详

  • 毛耳己

    读音:Máoěrjǐ羌族姓氏。今四川之理县有分布,本为房名,或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羌族》。

  • 读音:nǎng【音】 今安徽颍上县曩郢村,此姓音狼(Lánɡ),系方言音。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②云南夷酋姓刀、罕、曩者甚多,见明沈德符《野获编》(86)。今云南傣(164,1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