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uò

【音】 旧读时(Shí)(84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武都氐姓,见《西秦录》(60,62)。【布】 湖南湘潭(373)、河北万全(326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余姚(389)、萧山(209)、台湾台北、南投(68,261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南通、四川泸定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硕相贞,1945年曾任国民党军师级军务处长(6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,今河北之鸡泽,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老河口,湖南之芷江,福建之建宁、浦城,广东之新会等地均有。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载,其据 《西秦录》 注云: “武都氏姓。”武都,即武都郡,辖今甘肃之武都、成、文、徽及陕西之凤县一带地方,为古代氐族生活区。今此处亦当有硕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原为历史上武都郡 (今甘肃、武都和陕西凤县一带) 氏族姓氏,沿至今。” 所注不确。“氏族” 当为氐族” 之误。

唐代有硕舍朗; 元代有朔笃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涂克東

    读音:Túkèdōng鄂温克族姓氏。今黑龙江之索伦地方有分布。原意指 “居住在秃山下的 (鄂温克人)”,后或改为单姓涂,盖取“涂克东”之首音,谐以汉字涂而得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温克族》

  • 子儀

    读音:Zǐyí【源】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子仪氏,见《路史》(7)。【人】 子仪克,春秋时宋国向魋之臣,其先必以王父字为氏(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据《左传》 注

  • 狂大

    读音:Kuángdà【源】 系自任姓,见《潜夫论》(5)。【变】 亦作〔狂犬〕、〔犬戎〕(5)。

  • 读音:xún少昊后,赢姓国有寻氏。(见《路史》)夏同姓,谙侯斟寻氏之后。(见《广韵》)▲<明>寻适,洪武初,广西按察使。

  • 贺术

    读音:hè shù贺术氏,后魏初贺术部,居贺术山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
  • 矢宮

    读音:Shǐgō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兀魯歹

    读音:Wùlǔ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兀鲁歹氏(13)。【变】 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乌噜克岱〕(24)。②《元史·列传》中有呼图克,乌噜克氏(24),〔乌噜克〕似即兀鲁歹之异译。元代蒙

  • 读音:Mò【源】西周铜器铭文中所见之姓(94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金文世族谱序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召烈台

    读音:Zhàoliètái【源】 召烈台又作〔照烈〕,蒙古部名,成吉思汗远祖孛端察儿之妾所生之子沼兀列歹之后,依附于泰赤乌部(397)。【人】 抄兀儿,召烈台氏(亦称蒙古照烈氏),事元太祖有功,受封答

  • 叱伏列

    读音:Chìfúliè【源】 代北姓(27)。叱伏列与叱列同族,后歧化为二姓(242)。一说,叱伏列即泣伏利,而叱列乃其省译也(7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叱列伏〕(60,70,242)。【人】 叱伏列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