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落那
【源】 破落那氏,大宛(古西城国)之后(6,12,21,27,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那氏(6,12,27,60)。②作〔被落那〕(21),误。亦作〔那破落〕(416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大宛之后,改为那氏。”或改作“郍”。
【源】 破落那氏,大宛(古西城国)之后(6,12,21,27,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那氏(6,12,27,60)。②作〔被落那〕(21),误。亦作〔那破落〕(416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大宛之后,改为那氏。”或改作“郍”。
读音:Mù【源】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或为非汉族姓(62)。 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、湖南绥宁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墓先,曾供职于中华民国(1941年)西昌行营政治部(62)。现行较罕见姓
读音:gōng zhū【源】 ①春秋时宋国公子朱之后,见《世本》(4,7,17,60)。 ②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国公子朱为息公(息为周时姬姓之国,灭于楚,故城在今河南息县西南),其后有公朱氏(4,24)
读音:Liánghèhóudòu【源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氏(425)。
读音:Jiāojiā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黑雅图之妻为焦佳氏(260)。
读音:Yǐ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浙江上虞(279)、山西平陆(298)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当以器具为氏,如桌氏、橜氏之类。)
读音:Xiǎogǔ【源】 春秋时谷国(故城在今山东平阴西南,亦称小谷,春秋时姬姓国)灭于齐,其后有谷氏、小谷氏(19,21)。
读音:Hūérchá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新元史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忽儿察·忽思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yuè【源】 ①古时有夕月之官(古时王者祭月谓之夕月),其后以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 ②匈奴姓。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匈奴人月氏为亲侯,见《汉书·功臣表 》(242)。 ③金、元时蒙古人
读音:qiān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Sūyǎ’ěr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护军布伦之妻为苏雅尔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