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白侯

白侯

读音:bái hóu

【源】 ①白,春秋时楚邑(故城在今河南息县包信东南),原为侯国,为楚所灭而设邑,其后因氏(12,60)。②相传古帝柏皇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③汉时有柏侯氏,后音转变为白侯氏(60)。【人】 白侯攜,东汉时尚书郎(7,12)。


历史上较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曰:“柏皇氏之后有白侯氏。”相传古帝有柏皇氏。②郑樵注云: “白,楚邑也,为旧侯国,楚人取而邑之”,子孙因 “以国爵为氏”。③或为 “柏侯” 之讹,《姓氏考略》 云: “汉有柏侯氏,白侯为柏侯声转。”

后汉有白侯·携 ( 《姓氏词典》 引作 “白侯巂”)尚书郎; 《三国志·吴志》 有白侯·子张 ( 《姓氏词典》引作 “白侯子安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息玉那征

    读音:Xīyùnāzhēng【源】 西夏人复姓。由息玉、那征两个西夏姓所合成(95,240)。

  • 富勒瑚

    读音:Fùlèhú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富勒瑚七格,清满洲镶蓝旗人,官至直隶正定镇总兵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满族姓,清乾隆时直隶正定镇总兵七格,姓此氏

  • 徐卜

    读音:Xúpǔ【综】 土族姓。徐卜在土语中意为河边,汉姓为徐(195)。

  • 安迟

    读音:ān chí代北姓,后改为安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安迟氏,改为迟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
  • 读音:tái【音】 读怡、胎二音,且源出不同,易分两姓(19,63)。【源】 源出有台氏之后。后稷母姜嫄,为有台氏女(60)。【望】 武功(60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【人】

  • 武群

    读音:Wǔqún【综】 《西秦录》载,乞伏国仁以武群勇士为右辅(27,242)。张澍认为武群为武都之讹(26)。亦书作〔武羣〕(26,27)。

  • 司徒

    读音:Sītú司徒姓主要是来自官名,古朝廷设有司徒官,为六卿之一,称为地官大司徒,职位相当于宰相。后发展成为姓氏。司徒姓早期主要活动于中原地区,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河北地区。司徒姓历史人物有司徒映,唐

  • 波漢

    读音:Bōhàn【源】 黔东南苗族姓(402)。

  • 嘉瑪

    读音:Jiāmǎ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折逋

    读音:zhé bū【源】 宋时吐蕃酋之姓。胡三省云:折逋,羌族也,因以为姓(60,62)。然宋人对吐蕃、党项皆以“羌”呼之(101),故折逋氏仍应为吐蕃部落人姓。【人】 折逋游龙,宋时河西左厢副使(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