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ú

【源】 驩兜(帝尧之臣,一说,黄帝之子)有佞臣狐功,见《墨子》(60)。当尧舜时已有狐姓(62)。 ②春秋时晋唐叔虞之后,其在戎、狄者为狐氏,见《姓苑》(17,21,60)。③周平王之子王子狐之后,以名为氏(12,15,60)。【望】 绛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清时四川有此姓(86)。今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狐突,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之外祖父,晋大夫。其子狐偃,佐文王而霸天下(6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昌图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及吕梁地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庄子》 注云: “尧友有狐不谐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西周时有孤不偕 (相传为尧的朋友)。”“” 当为 “” 之误。然而,既称其为 “西周时”人,何以又谓其为 “尧的朋友”? 不详其意。“谐” 与“” 不同,“不谐” 与 “不偕” 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人。狐不谐为尧友; 狐不偕,乃周贤者。当为狐姓之始。②又据 《墨子》 云: “驩兜有佞臣狐功。” 据此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相传为驩兜的佞臣狐功之后。”驩兜为尧臣,舜即位,以其党於共工,放於崇山。③郑樵注云: “姬姓,周平王子王子狐之后,以名为氏,” 《左传》 大狐姬生公子重耳; 小戎子生夷吾。姬,姓也; 狐,氏也; 戎,国也,言戎国狐氏姬姓之女。凡姓,别婚姻; 氏,别贵贱。此言狐姬者,明此姬出於王子狐之后,贵族之女,故兼氏言之,盖戎国不贵矣,所贵者狐氏,则知王子狐之后有居於戎者也。(按: 每至於此常怀疑惑; 姓以别婚姻,且“同姓不婚” 的礼教,春秋前后亦颇严格,然晋乃周武王之后; 戎国,周平王之后,俱为姬姓,同为王族之裔,何以相婚姻而生重耳、夷吾? 虽至晋献之时晋、戎早过“五服”,然终究有同姓而婚之嫌。) ④又注: “或言晋唐叔之后。”唐叔,即唐叔虞,晋之始封君。

春秋时晋有狐突、狐偃; 明代有狐忠,中书舍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Péi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,一是以祖辈封地为姓氏,出自嬴姓,为伯益之后。伯益子孙封于(péi)邑(今山西闻喜),至六世孙苹陵,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君,他以祖辈的封地为姓氏,去掉“邑”字,改

  • 读音:zhèn见《姓苑》。湖广松滋县有镇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Zhè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谱》注云: “以居住地为姓氏。圳,田边水沟。”

  • 读音:Píng【源】 评,官名。汉有廷尉平,隋改为评事,属大理寺,掌平决刑狱。因官为氏,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 北京(9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四川成都(91)、台湾高雄(68、26

  • 鑄督

    读音:Zhùdū【综】 宋时吐蕃折平族首领铸督廷巴,见《宋史·吐蕃传》(54,101)。

  • 石勒特

    读音:Shílètè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马甲呼什泰之妻为石勒特氏(260)。

  • 左邱

    读音:Zuǒ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临川李瑞卿言: 蜀人有卖卜者左邱氏。自云左邱明之后,又尝见御史姓左着,问其先,自两氏。因知蜀卜

  • 读音:Zhè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临汾,湖北之武汉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

  • 索欒烏札

    读音:Suǒluánwūzhá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索栾乌札常德,清满洲正红旗人,道光十三年间历任伯都纳副都统、三姓副都统(254)。

  • 敖佳

    读音:Áo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玛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玛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或改为单姓“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