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Dí

狄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。周成王封他的舅舅姜孝伯于狄城(今山东高青南),其后人以封地为姓氏。二是以族命氏,源于周代。周时狄族活动于齐、鲁、晋、卫之间。后世子孙以族名姓,称为狄氏。三是改姓,古时中国西北部有回鹘族,有一支叫高车氏,后来分化出来改姓狄。契丹族也有改为狄姓者。

狄姓起源于我国北方地区,主要分布在山东、辽宁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。后向外迁徙,在甘肃天水郡发展成望族,世称天水望。今江苏溧阳、浙江温岭狄姓分布较多。

狄姓历史人物有狄仁杰,唐朝名臣,并州太原(今山西太原南郊区)人,著名政治家,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。武则天即位,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,为来俊臣诬害下狱,后转魏州刺史,神功初年再任宰相。敢于正谏直言,体恤百姓、不畏权势,百姓为之立生祠,后人称之为“唐室砥柱”,所举人物如张柬之、敬晖、姚崇等,都是中兴名臣。曾任大理丞,判决积案、疑案,纠正冤案、错案、假案,无人上诉申冤,名留青史。狄青,宋朝名将。擅长骑马射箭,作战勇猛,善谋略,极受范仲淹赏识。

狄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零八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封少子于耿城。或云周成王封母弟孝伯于狄城。其地在今慈州(故治在今山西吉县),其后子孙以邑为氏(6,7,12,15,60)。②相传炎帝裔孙参卢之后有狄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或即春秋时狄子国(故城在今山东临济)之后,见《广韵》(9,11,60)。③北魏时改库狄氏为狄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70)。高车为赤狄之余种,其族有狄氏(60,70)。一说,库狄即赤狄之音变,故代北库狄氏源出高车族(70)。④北周时少师库狄峙,其先辽东人,本姓段氏,鲜卑匹磾之后,因避难改库狄氏,后徙居代北。此族之后改为狄氏者,系鲜卑族之狄氏(70)。⑤杏城狄氏,出自北魏时羌人,本西州豪族(70,242)。⑥唐时契丹人惕隐,随东丹慕华归唐,赐姓狄名怀忠(60,70,242)。⑦后唐明宗时蕃将特哩兖,赐其姓狄名怀惠,见《旧五代史》(242)。【望】 天水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狄虒弥,春秋时鲁大夫(15,21)。狄仁杰,唐时太原人,高宗初累迁大理丞,后为豫州刺史,神功初官鸾台侍郎同平章事,为唐中兴名臣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河北之固安、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昌乐、平邑、东平、龙口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甘肃之酒泉,安徽之贵池,广东之新会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满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城,因氏焉; 或言成王封母弟孝伯于狄城。”其地在今山东博兴西南之高苑镇。此以国为氏,系出姬姓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炎帝参卢后有狄氏。” ③又引 《北史》 注云: “高车种有狄氏。” ④又据 《五代史》 注云: “唐宗赐所俘契丹将惕隐姓狄名怀忠。”⑤又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注云: “系北魏库狄氏所改。”库狄,鲜卑族姓。出自慕容氏。⑥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云: “春秋时狄国 (今) 河北正定县之后。” ⑦又云:“周代狄族活动于齐鲁晋卫之间,以族为氏。”

春秋卫有狄黑,孔子弟子; 唐代有狄仁杰,太原人; 宋代有狄青; 又有狄承嗣; 明代有狄斯彬,嘉靖进士;清代有狄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喜

    读音:Āxǐ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沭蘭

    读音:Shùlá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望出任城”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Chéng【源】 丞为官称,因官而氏(63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汉书》收载,亦见于王述民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。未详其源。“汉有丞德”。

  • 愛雲

    读音:Àiyún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鸟枪护军舒明之妻为爱云氏(260)。

  • 臧孙

    读音:zāng sūn姬姓。鲁公子驱食采于减,其后谓之臧孙,因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族系为氏》)▲<春秋鲁>臧孙许,大夫。

  • 合卜秃合思

    读音:Hébǔtūhésī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援引 《蒙古秘史》 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摸西

    读音:Mōxī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。此姓系马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縣孫

    读音:Xiànsūn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公族有县孙氏(60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楚公族有县孙氏。”此当系出芈姓。

  • 读音:náng【源】 ①系出芈姓。楚庄王之子贞,字子囊,贞之孙名瓦,字子常,为令尹,以王父之字为氏(7,9,11,15,17)。②春秋时齐国有囊氏(9,11,12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人

  • 读音:Luò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7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 (按: 《姓氏词典》本作“”, 然无“”字; 当“”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