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ī

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高阳氏之后有修及熙。帝喾使修为玄冥,熙佐之。后世皆以为氏(7,15)。【望】 北地(17,418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(19)、辽中(293)、山西平陆(298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熙光宣,明时河南人,洪武中仪制郎中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辽宁之沈阳、山西之介休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曰:“帝喾使元(玄)冥为水正,熙氏佐之,因以为氏。”归“以名为氏”之列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注云: “出自己姓,高阳氏之后有修及熙。帝喾使修为玄冥,熙佐之。后世皆以为氏。”

明代有熙光宣,仪制郎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亦乞列歹

    读音:Yìqǐliè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伊奇尔岱”。

  • 读音:Zhēn【源】见《姓解》(9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 《姓解》 注云: “以器具为姓氏。 椹,斫木。” (按: “椹” 之音zhēn者,同 “砧”,指砧板。)

  • 读音:Chō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蔚县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乃蔚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不见载于古籍。

  • 东里

    读音:dōng lǐ郑子产居东里,支庶亦以为氏。(见《世本》)禹时有处士东里槐。(见《路史》)郑大夫产居东里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鄂卓爾

    读音:zhuó’ěr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。鄂卓尔荣庆,清蒙古正黄旗人,光绪十二年进士(72)。

  • 读音:Mǐ米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隋唐时,西域有一个米国(在今新疆北部与乌兹别克交界一带),唐时其子孙内迁中原,世代繁衍,有以国名为姓氏者,形成米氏。二是源于芈姓。

  • 拜都

    读音:Bàid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拜都布兰泰,清满洲正白旗人,任山西巡抚、古北口提督(23,6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

  • 读音:Tū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80)。②柳城突氏系勿吉国人姓(243)。勿吉,为北魏时东北三江平原上部落,源于肃慎,后发展为七部,其中黑水部系女真族先民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

  • 宗佳

    读音:Zōng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辉和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三格之妻为宗佳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辉和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

  • 群陀

    读音:Qúntuó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宋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群陀·毕罗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