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相
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熊相宜僚之后(12)。一说,楚威王时有熊相季文,为士官,后因氏(6,60,62)。【望】楚郡(17,418)。【人】熊相祁,楚怀王时将军(7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芈姓。《英贤传》 楚熊相宜僚之后。”此以名氏为氏,系出芈姓。(按: 《姓氏词典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云:“楚威王时有熊相季文,为士官,后因氏。”然而,宜僚乃春秋楚庄王时人; 季文为战国楚威王时人。二者相距约三百年,当以宜僚为熊相氏之始。)
战国楚怀王时有熊相祁,为将军。
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熊相宜僚之后(12)。一说,楚威王时有熊相季文,为士官,后因氏(6,60,62)。【望】楚郡(17,418)。【人】熊相祁,楚怀王时将军(7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芈姓。《英贤传》 楚熊相宜僚之后。”此以名氏为氏,系出芈姓。(按: 《姓氏词典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云:“楚威王时有熊相季文,为士官,后因氏。”然而,宜僚乃春秋楚庄王时人; 季文为战国楚威王时人。二者相距约三百年,当以宜僚为熊相氏之始。)
战国楚怀王时有熊相祁,为将军。
读音:sh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一说,即氏,因字形变而分为两姓,必系冶铜之人以为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鎐(7)。【望】 彭城
读音:shì nú【综】 代北姓,后改为是氏(7,12,27,63)。一说,是奴系叱奴氏之讹(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是氏。
读音:Hǎnchǔhǎ【源】 清满州八旗姓。世居绥芬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田姓(180)。 ②一作〔韩楚哈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绥芬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
读音:juàn【音】 卷氏有Juàn、Quán二音,且源出不同,宜分两姓。参见卷(Quán)姓。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公族中有卷氏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 ②本圈氏,因避仇去□为卷氏,见《
读音:Mùsèché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佛阿拉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色氏(180)。②一作〔穆色陈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佛阿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
读音:Ju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。其注云:“罕见姓,现代北方有(此姓)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údū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白旗有胡都忒氏(259,260)。
读音:hè yuè与“贺遂”同。
读音:Qí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本为地名,“以地为氏”。邱,或作“丘”。
读音:Jué罕见姓氏。当与“蹶”同,蹷父之后。详见“蹶”条。春秋时吴有蹷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