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努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都白城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清镶红旗满洲护军富尔桑阿之妻为乌努氏(260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都白城村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《满族姓氏录》称:乌努氏世居“伯都纳城地方”。与《清通志》 所称有别。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都白城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清镶红旗满洲护军富尔桑阿之妻为乌努氏(260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都白城村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《满族姓氏录》称:乌努氏世居“伯都纳城地方”。与《清通志》 所称有别。
读音:Xùqí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,晋隰叔之后,与士氏同族。祁奚举子祁午自代,父子相续为政,因氏焉。”祁奚,春秋晋平公时公族大夫。或作“续祈”。
读音:Báixīlè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白熙勒氏(256)。又,清镶红旗满洲马甲五尔登额之妻为拜息勒氏(260),〔拜息勒〕似即白熙勒之异译。
读音:Fùlèhú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富勒瑚七格,清满洲镶蓝旗人,官至直隶正定镇总兵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满族姓,清乾隆时直隶正定镇总兵七格,姓此氏
读音:Hóngjílī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并注其源。其源不一: ①“本部名,因以为氏。”②“琳沁巴丹子其一曰鸿吉哩,(元)太祖命其子孙因名为氏,亦为鸿吉哩氏。”
读音:Zhì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(按: 袟,乃 “帙”之异体,当与“帙” 同姓,或用以分族。)参见“帙”条。
读音:Měngguǒ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(23,63,180,260)。系承辽、金、元时蒙古氏(180)。 【变】清满洲镶白旗中有蒙郭氏(259),〔蒙郭〕似即蒙果氏之异译。 【人】蒙郭栋阿赉,清满洲镶
读音:shàn fǔ《史记,高祖功臣表》有单父圣,以地为氏。(按:春秋时鲁邑单父,故城在今山东单县南)
读音:ā lù huán【综】 鲜卑人姓。北魏孝文帝时改阿鹿桓氏为鹿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27,60,70)。一说,改为桓氏(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
读音:Zhè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7,9,15,21,60)。当出镇东、镇西、镇南、镇北将军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天水(17,418)。【布】明时湖北松滋(15,21,24),今河南淮滨(286)、
读音:Quèdá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 “唐有阙达·度设”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