湣
【源】 系自羌姓。齐湣王之后以谥为氏,见《世本》(4,17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公族之后有湣氏(8,17,19,21)。【变】 一作〔涽〕(19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 《路史》云: “鲁后有湣氏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 云: “与闵姓同源,以谥号为姓氏。源于姬姓。鲁公族后有湣氏。”
【源】 系自羌姓。齐湣王之后以谥为氏,见《世本》(4,17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公族之后有湣氏(8,17,19,21)。【变】 一作〔涽〕(19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 《路史》云: “鲁后有湣氏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 云: “与闵姓同源,以谥号为姓氏。源于姬姓。鲁公族后有湣氏。”
读音:Gōngxī【源】 春秋时邾大夫公息忌,见《吕氏春秋》(7,11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吕氏春秋》有公息房,郑大夫。其为公息氏之始耶?《姓氏
读音:Móyé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 《异域记》 云:“身毒国王姓刹利,后姓摩耶氏。”
读音:Wāng【综】 尪充为汉时人,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台湾宜兰有此姓(64,68,261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并注此音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收,其注
读音:Nílìjí’ěr【综】 鄂伦春族姓。世居黑龙江逊克,汉姓为李(191)。
读音:/Eh,O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Zhè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临汾,湖北之武汉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
读音:Bi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或以地为姓,下辩亦作下辨,在武都(故城在今甘肃成县西80里)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有此姓(279)。【人】 辩武,汉时人(60)。罕见
读音:jiǎo【源】 ①周时绞国(故城在今湖北郧县西北)之后有佼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②周大夫原伯佼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7,60)。【望】 山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广东广州有此
读音:Tiěmùěr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云:“即铁木儿氏。蒙古族姓。”
读音:Yúyuēyǐ现行羌族姓氏。今四川之理县有分散。本为房名,或以为姓。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羌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