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王
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乐王鲋之后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12,60,62)。 【人】 乐王茂,汉时郎中(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(春秋)晋大夫乐王鲋之后也。汉有郎中乐王茂。”杨伯峻《春秋左传注》则称: “《广韵》王字注谓 ‘乐王’ 为复姓,误。下文襄二十三年《传》称其名为‘王鲋’,昭元年《传》又称名‘乐桓子’,则其氏乐可知。”
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乐王鲋之后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12,60,62)。 【人】 乐王茂,汉时郎中(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(春秋)晋大夫乐王鲋之后也。汉有郎中乐王茂。”杨伯峻《春秋左传注》则称: “《广韵》王字注谓 ‘乐王’ 为复姓,误。下文襄二十三年《传》称其名为‘王鲋’,昭元年《传》又称名‘乐桓子’,则其氏乐可知。”
读音:Qūwò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曲”云: “《风俗通》: 晋穆侯封少子成师於曲沃,后氏焉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注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战国时魏有曲沃负。春秋时晋穆公封其
读音:Suōhǎ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望】 陇西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志》作〔索欢〕(24)。
读音:chì máo【综】 山东琅邪有此姓,见《姓苑》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苑》云:“琅邪有此姓。”琅邪,在今山东诸城。
读音:Ōuyě【综】 晋王嘉《拾遗记》中有欧冶专精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春秋时越有欧冶子,善铸剑者,其后有欧氏,音转而为“区”; 亦当有
读音:Wū'nǔqí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蜚悠城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Zī现行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山西省革命烈士英名录》收载,其注称: “今山西朔县有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zǐ lǚ【源】 周悼王时大夫有子旅氏(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左传》注云: “周大夫氏。敬王即位,馆於子旅氏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álìchìtì/Jalicit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巴林右旗沙巴尔台、巴彦他拉苏木、巴彦琥硕镇等地均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Sūbólín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女真之 “黑姓”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Gàilóu【源】代北姓(27,44,60),系出羯胡(70)。 【变】①亦作〔盖娄〕(12,27,63)、〔葢楼〕(17)。②后改为盖氏(27,44,60,70)。一说,后改为楼氏,后因避仇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