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Bǎi

柏姓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周朝时,在今河南西平有柏国。春秋时,柏国被楚国所灭,后代就用柏为姓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相传远古时代东方部族首领有柏皇氏,住在皇柏山(皇伯山,今河南开封陈留镇)上,他的子孙就以柏为姓。也有其他少数民族改姓为柏的,如加入满族的朝鲜族柏氏。

柏姓在先秦时已分布于今河南洛阳和山西夏县等地,秦汉时在魏郡落籍。东汉至三国时期,柏姓在平原郡、济阴郡和魏郡繁衍兴旺。两晋南北朝,柏姓南迁。唐代,柏姓依旧以北方为繁衍中心,江苏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等南方省份亦有柏姓人散居。唐末宋时,柏姓南迁于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这一时期,柏姓在北方以山东为繁衍中心,在南方,以安徽、湖南为繁衍中心。明初,山西柏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安徽、河南、山东、浙江等地。清中叶,柏姓迁移到东北和西北各地。如今柏姓尤以湖南、山东、安徽等省为多。

柏姓历史人物有柏翳,即伯益,夏初东夷部落首领。相传善于畜牧与狩猎。助禹治水有功,被禹举为继承人,并委以国政。传说他发明凿井。柏良器,唐代著名将领。初由父友荐之于李光弼,授兵平山越,迁左武卫中郎将。柏丛桂,明朝人。洪武年间,他上书朝廷建议筑淮堤,建槐楼20公里,以防备水患。明太祖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,在淮扬一带征用民工,由他负责这个宏伟的工程,大功告成后,乡人称为“柏家堰”。

柏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十七位。


【源】 ①古帝柏皇氏之后有柏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春秋时柏子国(故城在今河南西平)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7,60)。③清高丽人姓,世居易州(23,260)。④清时云南丽江府奔子栏(在今德钦境)土把总为柏氏,系藏族(253)。【变】 亦作栢(6,16,17)。【望】 平原、济阴、魏郡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5%。尤以湖南、山东、安徽等省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柏姓人口61%。【人】 柏夷亮父,相传为颛顼帝之师(17,21)。柏良器,唐时魏州人,因战功封平原王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、固安,山东之鱼台、淄博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崇仁,广东之吴川,广西之灌阳,贵州之普安,四川之合江,云南之陇川、马关、河口等地均有。汉、满、蒙、回、苗、布依、哈尼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 《风俗通》: ‘柏皇氏之裔’; 又: 柏亮父,颛帝师; 柏招,帝喾师; 柏景,周太仆。当为柏姓之先。”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春秋时柏国 (子爵) 为楚所灭,子孙或以为氏。” 柏国在今河南西平县西,望出魏郡、济阴。③清代高丽族亦有柏氏。世居易州地方。见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。

一音bó,又音běi。

汉代有柏直,魏人,大将; 唐代有柏良器,左武卫中郎将; 明有柏英,江都人,延安卫指挥使; 清代有柏古、柏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費莫

    读音:Fèimò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满族姓,清顺治时牛庄城守卒官伊勒慎,姓此氏。”(按: 疑此即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“费摩”之别译。详见“费摩”条。)

  • 別哥倫

    读音:Biégēlún【综】 元顺宁王阿沙不花(一作阿实克布哈)之继室别哥伦氏,封顺宁王夫人(24,63,57)。亦作〔布古鲁克〕(24)。而作〔别伦哥〕(33),误。

  • 燭渾

    读音:Zhúhún【综】代北姓。北魏改烛浑氏为味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0)。烛浑即渴烛浑之省译(17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云: “烛浑氏改为

  • 依伙

    读音:Yīhuǒ【综】 彝族姓。阿黎、拉马等家支均有依伙姓。云南宁蒗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潘六奚

    读音:Pānliùxī【源】匈奴人姓。右谷蠡王潘六奚没于魏,其子孙以潘六奚为氏,后人讹误以为破六韩,见《北齐书·破六韩传》(27,70,24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破六

  • 錫德楚布

    读音:Xīdéchǔbù【综】 清镶蓝旗蒙古领催二格之妻为锡德楚布氏(260)。

  • 费听

    读音:fèi tīng党项以部为姓,有费听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读音:Yán严姓来源有五个。一,源于庄姓。严氏本为庄氏,战国时楚王侣,谥号为庄王,其支庶子孙遂为庄氏。东汉时,汉明帝为刘庄,为避皇帝的名讳,令庄氏改姓严氏(庄、严两字近义)。西汉时的庄光后

  • 读音:Tī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0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阳泉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初见于 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留呼

    读音:Liúhū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