朵魯伯䚟
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或系朵里别歹之异译。完者都,朵鲁伯䚟氏,居燕山,延祐中授蕲县翼上万户府达鲁花赤,至正中拜浙东宣慰使(399)。
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或系朵里别歹之异译。完者都,朵鲁伯䚟氏,居燕山,延祐中授蕲县翼上万户府达鲁花赤,至正中拜浙东宣慰使(399)。
读音:zǐ lǚ【源】 周悼王时大夫有子旅氏(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左传》注云: “周大夫氏。敬王即位,馆於子旅氏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Cāngjié【源】 相传为黄帝史官仓颉之后(12,17,60)。【望】 冯翊(12)。【变】 一作〔苍颉〕(6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黄帝史官,子孙氏焉。
读音:xuàn【源】 泫氏为春秋时赵邑。晋烈公元年,赵献子城泫氏(故城在今山西高平),见《竹书纪年》(60,62)。其后以邑为氏(17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竹书纪年
读音:gǎ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人】澉仁亮,明陕西吴堡人,宣德举人(15,21,24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明代有澉仁亮,吴堡人
读音:héng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大夫恒思公之后有恒氏、常氏,见《世本》(3,6,12,17,60)。 ②春秋时卫康叔支孙食采于恒(故城在今河北正定南),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 ③清满洲八旗姓
读音:mǐ【源】 弭,地名(故城在今河南密县),以地为氏,见《三辅决录》(60,62)。【望】 新山(17),新丰(12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辽宁沈阳(91)、陕西(92)、台湾台北、
读音:Gǒu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注引《姓解》云: “系狗姓分族。”
读音:Sūdūlī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黑龙江、苏佳村等(23,63,180,260)。②达斡尔族有苏德尔氏,《黑龙江志稿》作苏都礼氏(189),〔苏德尔〕、〔苏都礼〕等似均为苏都哩之异译
读音:Xí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甘肃永昌(392)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姓谱》注云: “以用具为姓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Chāng昌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黄帝子昌意的后代。二是源于妊姓,昌氏是妊氏后代。昌姓后来多居于河南,并且在汝南郡、东海郡发展,逐渐形成望族。当今全国多省都有分布。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