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蘭
【源】 合短兵杀折兰王,见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。折兰,匈奴人姓,今鲜卑中兰姓为其后(60,62,),其后支孙亦有折氏(60)。
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俱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 “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 ‘合短兵杀折兰王。’ 颜师古曰: ‘折兰,匈奴中姓也。今鲜卑有是兰姓者,即其种也。’”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音zhélán。
【源】 合短兵杀折兰王,见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。折兰,匈奴人姓,今鲜卑中兰姓为其后(60,62,),其后支孙亦有折氏(60)。
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俱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 “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 ‘合短兵杀折兰王。’ 颜师古曰: ‘折兰,匈奴中姓也。今鲜卑有是兰姓者,即其种也。’”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音zhélán。
读音:zhú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孤竹君,殷汤时所封(亦作觚竹),汉时属辽西郡,故城在今河北卢龙南12里,孤竹君姓墨胎氏,有二子为伯夷和叔齐,有让国之贤,子孙以国为氏(6,9,11,17,60)。②汉时
读音:Píyuá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梁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南朝梁有毗员跋摩。”
读音:Mínróng珞巴族氏。本为部落名,或以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Mèisūn【综】 妹孙氏之后有复姓子士,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63)。
读音:Shízhǎ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21,60,71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望】 广平(60,71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石琖〕,见《洪嵒老人石琖公墓碣铭并序》(71)。 ②汉姓为
读音:Rú’āi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沦源单甲区戛驮寨(161)。
读音:dà jì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之子,有二子孔,大子孔,谓之大季氏,即公子志之后(12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姬姓。郑穆公之子有二:子孔,
读音:Báishí【综】 《神仙传》有白石生,中黄大夫之弟子,常煮白石为粮(6,7,12)。张澍按:白石非复姓(26)。今姑录此以备考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以事为氏”
读音:Shàow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贵姓何来·古今姓氏表》(77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王述民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īnà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沧源县单甲区戛驮寨(16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