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ī

【源】 ①商时诸侯有思侯,以国为氏(17)。②以谥为氏有思氏(15,21,60)。③唐时突厥有思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④明时云南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宣慰使、孟养军民宣慰司土司、永昌府盏达宣抚司副宣抚使、孟密宣抚司宣抚使、蛮莫安抚司安抚使、孟养长官司长官等均为思氏。属傣族或属缅甸掸族(253)。云南傣族姓(164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南淮阳(299)、台湾屏东(68,261)、江西丰城(357)、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北京、河北获鹿、江苏常州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思志道,明时东昌人,成化时建安县丞(15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,分布很广: 今天津之武清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、甘肃之永登、湖北之老河口、湖南之冷水江、福建之清流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。汉族、傣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“以谥为氏。” ②其据 《唐书》注云: “突厥有思姓。” ③其据《明史》 注云:“云南土司亦有思姓。”

金代有思敬;元代有思志; 明代有思志道,建安县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交

    读音:Ājiāo【综】 非汉族人。《北史》有阿交罗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南北朝时有阿交罗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 阿,《姓氏词典》音ē。)

  • 乙那娄

    读音:yǐ nà lóu乙那娄氏,改为娄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

  • 乞扶

    读音:Qǐfú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乞扶为扶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17,27,70)。一说即乞伏氏之异译(70)。【人】 乞扶莫干,北魏末代北胡民,破那县,杀太守(27,24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

  • 奇那哩

    读音:Qínāli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子爵齐锡之妻为奇那哩氏(260)。又,清正白旗蒙古闲散西哩之妻为启塔哩氏,镶黄旗蒙古弓匠阿敏之妻为齐那礼氏(260),〔启塔哩〕、〔齐那礼〕等似均系奇那哩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gé【源】①出自金天氏(即少昊)之裔允格之后,以字为氏(6,7,12,17,60)。②清满洲正红旗有格氏(260)。③蒙古族姓(369)。 【望】北海(17,60,418),陈留(21)。 【布

  • 读音:lóu一那蒌氏改为蒌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后魏改那蒌氏为蒌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薩西

    读音:Sàx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有萨西卜克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工僂

    读音:Gōnglóu【源】 齐有工偻氏,见《左传》(7,9,17)。【人】 工偻洒,战国时齐人,闾丘婴之党(21,26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疑即 “工娄” 氏。遂人四族之

  • 读音:Kuī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曹玉林、鄂木尔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亦载,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,唐

  • 無終

    读音:Wúzhōng【源】 ①系自偃姓。春秋时晋大夫舒鲍无终之后,见《世本》(60,62)。 ②系自姬姓。周景王之孙封于无终,为子爵国(故城在今河北玉田),子孙因氏(17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