忽
【源】 ①仲忽之后有忽氏,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,当以名为氏。 ②元时回回人纳速剌丁之弟云南行省左丞忽辛之后(60,62)。一说,元时蒙古姓忽辛、忽都之后均改为忽氏(91)。【望】 弘农(17,418)。【布】 陕西蒲城(60,62)、河南临颖(339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忽忠,明时斛阳人,正统中任荆州府通判(21)。忽转泰,清康熙辛酉武举人(24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①仲忽之后有忽氏,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,当以名为氏。 ②元时回回人纳速剌丁之弟云南行省左丞忽辛之后(60,62)。一说,元时蒙古姓忽辛、忽都之后均改为忽氏(91)。【望】 弘农(17,418)。【布】 陕西蒲城(60,62)、河南临颖(339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忽忠,明时斛阳人,正统中任荆州府通判(21)。忽转泰,清康熙辛酉武举人(24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óu【源】 ①殷商时侯国,锡畴国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周时诸侯国挚、畴为商时左相奚仲之裔仲虺之后,其后有畴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7,21)、《国语》(60,62)。③春秋时
读音:Bìzhā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líng gū越王余善后有灵姑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春秋越>灵姑浮,大夫。
读音:Qiū邱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,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姜太公吕尚被封于齐,建齐国,建都营丘(今山东淄博东北),其子孙中后有以地名为姓氏的,称为丘氏。清朝时,避孔子名讳,将“丘”改为
读音:Kā【音】 古音克(Kè)(60)。【源】 或系清满洲人姓所改(62),今羌族亦有此姓。亦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新疆之塔城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
读音:xuān yú【源】 当系鲜于氏之异译(242)。【人】 宣于修之,东晋末前汉王刘渊之太史令,见《前赵录》(7,9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
读音:Rè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òng lóu周时有赣娄子。(见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)赣娄子,周人,(见《万姓统谱》)齐有隐士赣娄子,著书五篇。(见《姓氏解》)
读音:Wòlá'nàér【综】元时蒙古人姓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威喇诺尔〕(24)。亦作〔斡罗纳儿〕(399)。【人】哈剌哈孙,斡剌纳儿氏,元时历官大宗正、湖广行省平章政事、右丞相,后封顺
读音:’ěrgēnqiān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。属郭戈勒哈拉,汉姓为郭(18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