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廖
【综】 由张、廖两单姓所组成。原籍福建诏安、漳州及河南祥符(236)。台湾台中、福建诏安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
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今香港有此姓。” 《中国姓氏辞典》 注称: “当代璧联姓,源出台湾云林西螺,相传该族人本姓张,因受恩于廖氏,乃改姓 ‘廖’ 氏作报答,至此人去世后再恢复本姓,以祭祀祖先,人称 ‘活廖死张’。同时规定: 此族廖氏不得与张氏族人通婚,避免近亲繁衍。但后世两族青年男女恋爱者时有发生。乃改为譬联姓 ‘张廖’ 氏。今台湾、香港及海外皆有分布。”
【综】 由张、廖两单姓所组成。原籍福建诏安、漳州及河南祥符(236)。台湾台中、福建诏安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
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今香港有此姓。” 《中国姓氏辞典》 注称: “当代璧联姓,源出台湾云林西螺,相传该族人本姓张,因受恩于廖氏,乃改姓 ‘廖’ 氏作报答,至此人去世后再恢复本姓,以祭祀祖先,人称 ‘活廖死张’。同时规定: 此族廖氏不得与张氏族人通婚,避免近亲繁衍。但后世两族青年男女恋爱者时有发生。乃改为譬联姓 ‘张廖’ 氏。今台湾、香港及海外皆有分布。”
读音:Xuē/Shiue,Sywe【源】 见《六书正讹》(63,81)。辥,国名,见《正韵》(81)。辥、嶭形异音别,是二个完全不同之姓。同薛,见《广韵》(86)。清各省通志中,薛、辥二字通用。【人】
读音:sù hé【源】 ①其先出自颛顼帝之裔重黎,诛共工氏有功,尧命其子和仲,居春宫,代为岳牧。和仲之孙宗处,世以清素自守,百姓号曰素和,子孙氏焉(7,60,62)。②十六国时鲜卑檀石槐之支裔,因出自
读音:Lǔ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á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,63)。 【变】亦作玩(9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姓苑》 注云:“系玩姓分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Tǎluó珞巴族姓氏。出自阿帕塔尼部落,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chì gān【源】 ①叱干原为魏晋时鲜卑族之一部,亦作薛干,本居三城(故城在今陕西延安东,延水南)。北魏道武帝登国六年,叱干部帅他斗法(一作太悉伏)率部归魏(70),叱干氏当系以部为氏。②北魏
读音:Báxīmì【源】 隋唐时回纥外九部中第八姓为拔悉蜜氏,其部在乌德健、北庭。亦作〔阿布思〕(421)。
读音:Bìn【源】 或指鬓发为氏,如手氏、足氏、腹氏之类(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Bùkùsī【综】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布库斯氏(259)。又,驻防察哈尔正红旗有布古斯氏(259,260)。〔布古斯〕似即布库斯之异译。
读音:Zhù祝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官名为姓氏,古有巫、史、祝之官,其子孙以官为姓氏。二是以封地为姓氏。黄帝之后,周武王封其于祝(故城在今山东长清东北),后来就有了祝国,子孙以地为姓氏。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