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爾
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属白号姓,见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(23,63)。至清时,满洲正蓝旗中仍有巴尔氏(259)。【变】 巴尔氏即把氏,封金源郡,居于把忽岭地区。《金史·完颜绛山传》中有侍从官巴弼良,弼良为把奴申之字,故又作巴氏(71)。
金代女真族姓氏,乃女真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属白号姓,见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(23,63)。至清时,满洲正蓝旗中仍有巴尔氏(259)。【变】 巴尔氏即把氏,封金源郡,居于把忽岭地区。《金史·完颜绛山传》中有侍从官巴弼良,弼良为把奴申之字,故又作巴氏(71)。
金代女真族姓氏,乃女真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Bǎijiā【综】 清正黄旗蒙古前锋同玉之妻为柏佳氏(260)。
读音:Páo/Paur,Pa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西平陆有此姓(298)。
读音:Zìsǐdúbó【源】 代北姓(7,12,15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为罕见之四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道其详。
读音:Lín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乌拉玛、蜚悠城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后改为林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其源不一: 一世
读音:Yuá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及阳泉、长治、运城等地均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óyáng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Wūkù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源自辽时女真乌古部,在金称乌古论氏,元时称乌古孙氏(180)。【变】 ①后改姓商、刘、乌、李等(180)。②亦作〔吴库
读音:líng gū越王余善后有灵姑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春秋越>灵姑浮,大夫。
读音:Nù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。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云南之泸水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满族、傈僳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
读音:Bi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