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巴哩

巴哩

读音:Bālī

【源】 ①西夏人姓(24)。疑系西夏党项族把利氏之异译。亦作〔把里〕(13)、〔芭里〕(13,57,240) 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)。清驻防察哈尔正黄旗、吉林正蓝旗、齐齐哈尔正黄旗、拉林正白旗中均有巴哩氏(259,260)。亦作〔巴理〕(260)。 ③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哲鲁(23,63,180,260)。亦作〔巴理〕(260)。又,清正黄旗满洲护军校布尔拜之妻为巴里氏(260),〔巴里〕似即巴哩之异译。【人】 巴哩昌祖,西夏殿前太尉(24)。清镶黄旗蒙古前锋阿克敦阿之妻为巴理氏(260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,其源不一: ①或为古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金史·交聘表》 载有 (西) 夏巴哩·公亮,又,殿前太尉巴哩·昌祖、押进匦匣使巴哩·直信、武功大夫巴哩·安仁、巴哩·庆祖。②或出自契丹族,乃辽之外戚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载: “苏尔威汗分二舒敏为五,曰巴哩氏,国舅族也。” ③至清,为满族、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蒙古族巴哩氏,世居科尔沁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; 满族巴哩氏,则世居哲鲁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斡里

    读音:Wòlǐ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女真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又为奚族姓氏。亦写作“斡哩”。

  • 忙古歹

    读音:Mánggǔ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蒙古岱”。

  • 散木台

    读音:Sànmùtái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太祖时京兆行省都达鲁花赤纯只海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rǎn【源】 ①周惠王支子叔带之后有染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即冉姓,字划之变也(6,7,12,15,60)。【望】 魏郡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江西萍乡(371)

  • 读音:Láo劳姓起源于汉朝,以山名为姓氏,居住在山东青岛东边海面上崂山的当地人,因以为姓(崂山古称劳山)。劳姓历史人物有劳钺,明代进士。历任江浦、临江、山阳三县,任职期间政绩很好,深得百姓的拥

  • 長沙

    读音:Chángshā【源】 长沙,地名,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汉时扶风万年县(故城在今陕西临潼北)有长沙姓,见《仓颉庙碑》(26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

  • 读音:Xiā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,17)。【望】齐郡(418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广东顺德(363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四川成都(91)、武胜、梓潼、垫江等地均有

  • 宇妥

    读音:Yǔtuǒ【综】 藏族姓。唐时松赞干布王朝对有功之臣封以领地与封号,世裔,子孙因以为氏,有宇妥氏(170)。

  • 读音:Fǔ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谱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器具为姓氏。”

  • 读音:Chí【源】①殷贤人迟任之后,见《姓源》(9,11,60)。②北魏时改尉迟氏为迟氏(44,60)。③系自樊姓。孔子弟子樊须,字子迟,故亦作樊迟,其后有迟氏,见《姓谱》(17)。④清满洲八旗姓迟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