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ěn

【源】①审氏之先为周司空属官,主审曲面势者也,后因赐族(11,21)。②系自芈姓,楚公族有审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③晋时乌桓人姓(242)。④清蒙古人姓(260)。 【望】魏郡、沛郡(17,60,418)。 【布】台湾屏东(64,68,261)、广西都安(288)、河南林县(343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四川富顺(395)、湖北武汉、北京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审食其,汉时沛郡人,左丞相,封辟阳侯(12,61)。审錞,明时河南荥阳人,举人,成化中湖北郧县知县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湖北之武汉,广东之吴川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临汾以及雁北、吕梁等地区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 云: 审氏之先为周司空属官,主审曲面势 (按: “审曲面势”,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作 “审曲而势”,无解) 者也,后因赐族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楚公族有审氏。”此则系出芈姓。③又,其引 《华阳国志》云: “蜀之郫县有审氏。” 此之审姓,似出自少数民族,与前诸审不同源。

汉代有审食其,沛人,为左丞相,封辟阳侯; 后汉末袁绍将有审配; 唐代有审邦; 明代有审錞, 郧阳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特吉孟卡爾他苦魯

    读音:Tèjímèngkǎ’ěrtākǔlǔ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属居额尔古纳河的卡尔他苦鲁氏族之小姓(192)。

  • 阿林覺羅

    读音:E-línjuéluó【综】 清蒙古正白旗中有阿林觉罗氏(259)。

  • 读音:bì【源】 春秋时郑大夫食邑于邲(故城在今河南郑县东),后以地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初见于 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

  • 读音:dié【源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牒云氏为牒氏(7,11,17,27,60)。【变】 一说,即迭氏(91)。【望】 武威(17,418)。【布】 清时陕西蒲城有此姓(60,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陕西

  • 舒庸

    读音:Shūyōng【源】 舒庸,周时国名,偃姓,春秋时灭于楚,子孙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舒庸,故城在今安徽舒城,庐江二县境(8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乃舒氏

  • 读音:Shāng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成汤之后,以号为氏(7,9,11,12,60)。成汤即商汤,商开国君主系黄帝曾孙高辛氏之子契裔十四世孙,原为夏时方伯,专管征伐之事,夏桀无道,取尔代之,改国号为商。

  • 读音:Yáo【音】 又音Tiào(17)。【源】 ①铫,国名,见韦昭《国语注》。盖以国为氏(11,60,62)。②其先为姚氏,避难去女从金为铫氏(7,24,62)。【望】 颍川(17,60,418)。

  • 納賴

    读音:Nàlài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喇特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,世居乌喇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宜特墨

    读音:Yítèmò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五派,出叶赫、叶佛讷赫村、尼雅满湖、哈达、伊禄诚嘉浑村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满洲正蓝旗中有宜特默氏(259)、镶白旗满洲前锋护军常索住

  • 伊勒忒

    读音:Yīlètè【综】  清蒙古人姓。伊勒忒乐善,清蒙古正白旗人,由拜唐阿(拜唐阿为官名)升云麾使(72)。又,清驻防达虎里正白旗中有伊勒特氏,世居打牲地方(260),〔伊勒特〕似即伊勒忒之异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