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pī【源】 ①商时左相奚仲之裔,仲虺之后有丕氏、邳氏、伾氏、㚰氏(60,62)。 ②春秋时晋大夫丕郑之后,子孙以王父字为氏(31)。【变】 一作〔㔻〕(21,418)
读音:Hèxīt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噜伦(23,63,260)。【变】清正黄旗蒙古马甲沙进达里之继妻为和齐特氏(260),〔和齐特〕似即赫锡特之异译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鲁伦地方,为蒙八
读音:Jiǎngwéi【综】彝族姓。属哼莱家支,居云南中甸(375)。
读音:Xúlú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汉景帝时匈奴有徐卢庸。“徐卢”为“夷狄大姓”。一作 “徐庐”。
读音:Diǎ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 河北卢龙(289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、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
读音:Wūláng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贺郎格家、罗儿家、曼台等部落均有乌郎姓。亦作〔啊尔郎〕。世居甘肃肃南。清末民初改为郎氏(198)。裕固族姓氏。亦作“阿郎”,本为户族名,以为氏。后或取 “乌郎”
读音:jù齐大夫食采于剧,因氏焉。(见《广韵》)▲<汉>剧孟,洛阳人,游侠。<后魏>剧鹏,高阳人,宦官。<宋>剧可久,范阳人,建隆初光禄卿。
读音:Fàn罕见姓氏。亦作范、範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“范师”云:“范同笵。范师,为笵金之工师,以为氏。”其后有范师氏 (亦为笵师、範师),或简而为范、笵、範。今统规范为 “范”。
读音:chu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古有三川氏,川姓宜为三川氏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花莲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河
读音:Wúmèi赫哲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以为氏。“吴昧”,乃“吴勒敏” (按: 疑今作“诺敏”)之别译,河名,居此者因以名族,以族为氏。遂有吴昧哈拉 (姓)。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赫哲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