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fèng

【源】 ①汉初齐人娄敬,向高祖献西部关中之策,赐姓刘氏,号为奉春君。其后以号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)。 ②明、清时云南州猛缅长官司(今临沧)土长官、大侯州(今云县)土知州、顺宁府猛猛巡检司(在今双江中部)土巡检、云州大猛麻巡检司(在今云县东南)土巡检均为奉姓,系傣族(253)。 ③瑶族姓(121)。【望】 桂林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启东(311)、江西萍乡(371)、台湾(64,261)、四川武胜(321)、垫江(337)、中江(345)、彭县(354)、泸定、蓬溪、湖南宁远(312)、湘潭(373)、新化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奉挥,汉时马军使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较广: 今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太原,甘肃之舟曲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冷水江,江西之宜丰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灌阳、荔浦,云南之马关,四川之长寿,合江等地均有。汉族、瑶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亦见於 《姓苑》,统归 “上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奉春君之后,以号为氏。”奉春君,即刘敬,齐人,本姓娄,汉高祖在洛阳时,因献取关中之策。赐姓刘氏。② 《姓氏词典》 注云:“瑶族有奉姓,今湖南邵阳瑶族十六峒中有此姓,居住在雷打洞、青山坳、邵阳坪、蚂蝗山一带。”

汉代有奉挥,马军使; 宋代有奉真,名医; 明代有奉科,洪武时任知县; 又有奉明,宣德举人,

猜你喜欢

  • 郭洪

    读音:Guōhó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当系郭、洪两单姓合成。台湾及旅美人士中均有此姓(68,272)。

  • 温古孫

    读音:Wēngǔsū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 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温都逊〕(24)。②疑即乌古孙氏(71)。【望】 广平(71)。

  • 读音:Zǎi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官名为姓氏,周太宰之后。宰父是周朝官名,职责是管理王朝的内外事务。二是周卿士宰孔之后。宰姓历史人物如宰我,字子我,春秋时鲁国人,孔子弟子,以善变、爱追问

  • 吉瑟

    读音:Jísè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巴爾汗

    读音:Bā’ěrhàn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正白旗中有巴尔汗氏(259,260)。巴尔汗玛尔占,清察哈尔正白旗人,自准噶尔降清,以三等侍卫从军有功,赐号拉布巴尔巴图鲁(72)。

  • 白男

    读音:Báinán【源】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白男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“源于芈姓。楚公族之后。”疑又写作“白南”。

  • 大祝

    读音:Dàzhù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九通分类·总纂·氏族类》收载。初见於《姓苑》。此“以官为氏”。(按: 大,这里似应音tài,同 “太”,故亦作 “太祝”。详见“太祝”条。)

  • 米洞

    读音:Mǐdòng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属景颇支系,汉姓为董(166)。

  • 读音:sù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回(176)、汉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布】云南东川(380)、宁夏(176)、台湾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速希觉,宋时知连州(15,2

  • 读音:yāng【源】①系自妫姓。春秋时陈厉公之子陈完,谥敬仲,故称陈敬仲,其后有鞅氏(5,60)。②春秋时晋赵简子(即赵鞅)之后(7,17,24,60)。③战国时卫有公孙鞅,亦称卫鞅,后封于商,号为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