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tiān

【源】 相传黄帝之相天老之后(6,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望】 殷阳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南卫辉(287)、汤阴(292)、巩县(301)、浙江上虞(279)、余姚(389)、广东顺德(363)、四川中江(345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高雄(64,261)、河北乐亭(334)、香河、江西宁都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天高,汉时长社令(15,21)。天文,唐时亲军指挥使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,北方尤多。今黑龙江之嫩江县,辽宁之清原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大同、阳泉、长治,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引 《姓考》 云: “黄帝臣天老之后。”

汤臣有天根; 汉代有天高,长社令; 唐代有天文,为亲军指挥使; 宋代有天万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pí【源】 春秋时鲁大夫食邑,以邑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毘〕(62)。【人】 毗宏,明时肤施(即今延安)人,正统间举人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Wèi现行较常见姓氏,今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尚义、山东之平邑、内蒙古之乌海、湖北之芷江、广东之新会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彝、土家、布依、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

  • 賀兒

    读音:Hèér【综】北魏时改贺儿氏为儿氏(7,9,12,17,27)。一说,改为倪氏(91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“改为儿氏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音hè'ní,其注云

  • 汪洋

    读音:Wāngyáng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術温台

    读音:Zhúwēntái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诺怀,字德卿,蒙古术温台氏,居广平。元至治元年官镇江路镇抚,至顺中官至江浙行省都镇抚,见《至顺镇江志》、《书史会要》(399)。

  • 有邰

    读音:Yǒutái【源】 有邰,古国。后稷(周之始祖,传15代至武王,遂有天下)所封,故城在今陕西武功南8里(87)。后稷母有邰氏女曰姜嫄(一作源),生后稷,封于邰,见《史记·周纪》(87)。又,帝喾

  • 读音:jiān燕赵之间有坚卢,范生之属。(见《史记·酷吏传》)▲<明>坚晟,秦州人,蓟州知州。

  • 读音:Gǒu【源】 本姓勾,宋绍兴年间避高宗赵构之名讳,改姓芶(12,15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广西之田林、四川之南江、湖北之武昌、山西之长治、内蒙古之乌

  • 沙古

    读音:Shāg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明有沙古卜洛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Wěi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、《元和姓纂》(6,17)。【望】 太原(17,418)。【变】 亦作〔〕(15,21,62,86)、〔骩〕(15,21,63,418)。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