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ī

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上海嘉定(351)、浙江上虞(279)、河北三河(285)、江苏武进(314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台北、台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基厚,明时四川大足人,正统中任广道州吏目(15,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江西之宜丰、福建之建宁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收。其注云: “基姓有改为殿姓,明时抚州 (今江西临川)商人殿全,自言本姓基,避宣宗讳改。元有基颜; 明有基厚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Wē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浙江上虞(279)、江苏高淳(305)、武进(314)、湖南湘潭(373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安徽之贵池,湖北之老河口,山西之太原

  • 吉倮

    读音:Jíluǒ【综】 彝族姓。阿侯、阿藏等家支均有吉倮姓,居四川西昌、越西等地(375)。

  • 读音:Dòu/Dow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

  • 南頓

    读音:Nándùn【源】 顿,周时姬姓国(故城在今河南项城北50里南顿故城),春秋时灭于楚,其后有顿氏、南顿氏(19,21)。

  • 毋張

    读音:Wúzhāng/Wucha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飂安

    读音:liù ān飂叔安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据《路史》 云:“源于己姓。飂叔安之后。”飂, 国名, 或音liù; 安,君名

  • 读音:bīng【源】 为凌氏所改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氷(15)。【布】 河南洛宁(29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河北河间(60,62)、北京、辽宁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冰如鉴,明时安徽繁昌人,

  • 读音:Dà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又,清镶红旗满洲领催存住之妻为岱氏(260)。浙江萧山(209)、福建泰宁(295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北京、河北邢台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

  • 鄂岳

    读音:Èyuè【综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叶赫、锡伯哩城、哈达等地(23,63,180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正红旗中有鄂约氏(260),正蓝旗满洲闲散常保之妻为俄岳氏(260),〔鄂

  • 瓮吉歹

    读音:Wèngjí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瓮吉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昂吉岱〕(2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