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īn

【源】 ①因,商时侯国,见《姓考》(17)。周穆王西征,至于因氏,见《穆天子传》(60)。是以国为氏。②周时遂国(故城在今山东宁阳西北之遂乡),春秋时灭于齐,遂人四族有因氏,见《左传》(7,9,11,17,21)。【望】 齐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武汉(91)、山西平陆(298)、台南、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因礼,明时山西曲沃人,景泰庚午举人,历陕西清涧、山东禹城教谕,后迁松江教授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临汾、忻州,湖北之武汉、利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侗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因氏,遂人之四族也。”遂,春秋时国名,今山东之宁阳西北有遂乡,即其故址。《左传·庄十七年》: “十九年夏,遂因氏,颌氏、工娄氏、须遂氏飨齐戍,醉而杀之,齐人歼焉。”此以族为氏。又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古代有掌管郊外的官,称之为遂人,因氏,乃遂人四族之一。”与郑说有别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 《穆天子传》天子西征,至于因氏 (郭注): ‘国名’ 是以国为氏。”

唐代有因畅; 明代有因礼,景泰举人; 又有因纲,成化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貞人

    读音:Zhēnré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洛絨

    读音:Luòróng′现行藏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道孚有分布。本为地名,以为氏。黄教创始人宗卡巴即取“洛绒”为姓。道孚县公安局提供。

  • 读音:/Eh【综】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司文

    读音:Sīwén【综】 《汉逢童子碑阴》上有司文叔盛(25)。

  • 侯麗

    读音:Hóulì【源】 嬴秦(即周时秦国)之后有侯丽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据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复姓。现代无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Lì【源】 黄帝裔孙封于郦(故城在今河南内乡东北),后因以为氏(7,12,15,17)。【望】 新蔡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郦食其,汉时陈留高阳人,高祖时说客,后

  • 卓勒

    读音:Zhuōlè【综】 清满洲镶白旗中有卓勒氏(259)。

  • 邱敦

    读音:Qiūdū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当系丘敦氏因避孔子名讳而改。清以后可能仍有此姓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后魏献帝弟为邱敦(氏),为十姓(

  • 函與

    读音:Hányǔ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晋大夫范皋夷食采函与,因氏焉。”此以邑为氏,系出范氏。一作 “函舆”。姑兼收。

  • 武陵

    读音:wǔ líng【源】 武陵,汉置郡,故治在今湖南溆浦南3里。其先以地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60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风俗通》注云: “以地为氏。”汉代设武陵郡,辖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