噶巴喀
【综】 清时满洲人姓。噶巴喀翁果尔海,清满洲镶黄旗人,乾隆中平台湾有功,于骑都尉世职,平廓尔喀有功,图形紫光阁(72)。一作〔噶尔巴喀〕(436)。
【综】 清时满洲人姓。噶巴喀翁果尔海,清满洲镶黄旗人,乾隆中平台湾有功,于骑都尉世职,平廓尔喀有功,图形紫光阁(72)。一作〔噶尔巴喀〕(436)。
读音:háo【音】 音Hé(7)、Hao(91),均误。【源】 郑灵公字子貉,或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狢〕(17)。【望】 代郡(17,418)。【人】 貉安,汉时人,见《印
读音:Huàxù【源】华胥,伏羲母国,在阆中(故治在今四川阆中),见《路史》。以国为氏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国为氏。《路史》: ‘伏羲母国。在阆中’。
读音:Wúzhōng【源】 ①系自偃姓。春秋时晋大夫舒鲍无终之后,见《世本》(60,62)。 ②系自姬姓。周景王之孙封于无终,为子爵国(故城在今河北玉田),子孙因氏(17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毋
读音:Nǎilìng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读音:Wǎwú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四川甘洛尔吉家,今居四川汉源(132)。
读音:Túhéduàn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姓氏急就篇》注云: “鲜卑姓。源于段姓。晋幽州剌史鲜卑人段匹䃅从弟末波改姓此氏。徒河, 春秋名屠河, 汉设置县。故城在今辽宁锦州
读音:Ju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又音去声(Juè)(91)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
读音:Pólúmù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部落,一作〔蒲卢买〕,其部在今黑龙江木兰境内布雅密河流域,以部为氏(426)。
读音:xiá qiū【源】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桓公庶子食采于瑕丘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东南),因以为氏(7,12,15,17,60)。 【人】瑕丘申阳,汉时项羽将(12,17)。瑕丘仲,一说汉时人,一说唐时
读音:Wāráoshí【综】 傈僳族氏族名,以鱼为原始图腾,傈僳语鱼为挖饶时。亦作〔鹅饶息〕、〔敖扒〕、〔旺扒〕、〔旺渣扒〕等。世居云南怒江地区。汉姓为余(148,149,15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