喇都德
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护军巴思海之妻为喇都德氏(260)。
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护军巴思海之妻为喇都德氏(260)。
读音:Tǐwēnɡ【源】 彝族姓。卜鼎、沙玛等家支均有体翁姓(375)。
读音:Wúwéimíng【综】 西夏人双姓。由汉姓吴与西夏党项族姓嵬名合成(95)。
读音:Guǐ【综】 或系咎氏所改,或取日晷为氏(62)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山西平陆(298)、台湾(65)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
读音:yuè lì后魏有悦力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后魏有谒者悦力延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Cháoxiān【源】 箕子之后有朝鲜氏(19,23)。箕子为商纣王诸父,官太师,封于箕,即今山西太谷东北,纣无道,箕子谏而不听,被囚禁,周武王克商,释其囚,访以天道,作洪范,乃封于朝鲜,今朝鲜
读音:Sh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广西合山有此姓(367)。《中国姓氏辞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半月谈》1992年第18期注云: “今广西省合山市有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ángkè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ēi liáng【源】 卑梁,春秋时楚国边境之邑,与吴国接境,后以邑为氏(21,60,87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楚国边邑,后以为氏。” 《史记·吴世家》载:
读音:chù fú【源】 北魏登国六年三月,太祖遣九原公元义、陈留公元虔等西讨黜弗部,大破之(27)。黜弗系以部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后改为弗氏(7,21,27,44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
读音:Bǎoyīn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蒙古族同胞在人际交往中,相当多的人不称姓,而直呼其名,而蒙古取名可能是多音节的,如 “宝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