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喇沁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乌拉,叶赫等地(23,63,180,260)。喀喇沁,为内蒙古昭乌达盟之旗名,以地为氏(23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喀尔沁〕(180)。 ②清时三等轻车都尉觉罗宝玳之妻为喀勒尔沁氏(260)、〔喀勒尔沁〕似即喀喇沁之异译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本系地名。以地为氏,世居乌拉及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乌拉,叶赫等地(23,63,180,260)。喀喇沁,为内蒙古昭乌达盟之旗名,以地为氏(23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喀尔沁〕(180)。 ②清时三等轻车都尉觉罗宝玳之妻为喀勒尔沁氏(260)、〔喀勒尔沁〕似即喀喇沁之异译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本系地名。以地为氏,世居乌拉及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Zènɡ/Tzeng, Dze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浙江萧山有此姓(209)。
读音:fúgān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清时山西大同府蔚县有此姓(59)。
读音:zhì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大夫食采于制(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境)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②周文王弟虢叔之后有制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制,春秋时虢之邑,后为郑邑,以地为氏(60)。
读音:sōng【源】 有娀氏,古时诸侯,其后或去有字以娀为氏(7,17,60)。 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 【人】 娀清,北魏将军(24)。娀乔,明时永乐中知县(24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
读音:Fú/Fwu【综】 《姓氏英贤传》有子俛子,齐人,著书五篇,论兵法,与穰苴同。按此,即为俛氏,〔子俛〕不必为复姓。详解参见扁姓(7)。
读音:Xiè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4,62)。【人】 爕元围,宋咸平年间进士(24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归入声部。其注云: “见 《姓苑》,宋爕元围,咸平进士。” 《中文
读音:Jiā家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周幽王时有家父,后世子孙取家字为姓。二是春秋时鲁庄公之孙字子家,子孙取祖字为姓。三是出自复姓家仆氏,春秋时晋国有大夫家仆徒,为家仆复姓之始,后改为单姓家。
读音:ěr mián西魏赐段永昌为尔绵氏,后改为绵氏。(见《魏书》)
读音:Zhágǔ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蓝旗有札古氏(259,260)。
读音:Gùdài【综】 当系顾、戴二单姓所合成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