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uō

【音】 亦音戈(Gē)(17,24)、和(Hé)(60)。参见呙(Hé)姓。【源】 女娲氏之后,娲氏去女为呙氏(24,60)。【望】 南昌(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呙拯,南唐歙人(15,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 “音 ‘戈’; 又与 ‘和’ 同。《淮南子》有呙氏璧,即 ‘卞和’ 之 ‘和’ (按: 当音hé》,或云: 女娲氏之后,去女以呙为姓,时公安多呙姓。”

一音hé,又音guō、wō,皆为姓。

五代南唐有呙拯; 宋代有呙辅; 明有呙文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剌渾

    读音:E-láhún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似系阿儿浑氏之异译。木八剌,阿剌浑氏,居冀宁,元皇庆元年任奉化州达鲁花赤,见《延祐四明志》(399)。

  • 羅子

    读音:Luózǐ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季嬰

    读音:Jìyīng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楼季婴之后有季婴氏,见《世本》(4,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晋楼季婴之后。” 以名为氏。

  • 阿帕塔尼

    读音:Āpàtǎ′ní珞巴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以部为姓,或称“达能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飞廉

    读音:fēi lián秦嬴姓,后分封,以国为姓。(见《史记》)

  • 穆爾温塔岱

    读音:Mùěrwēntǎ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轰耕录》译作“木温塔歹”。

  • 逢孙

    读音:féng sūn秦大夫逢孙之后。(见《英贤传》)

  • 读音:lì【源】 ①黄帝臣力牧之后(1,6,7)。②台湾土著姓(65)。【望】 临安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台湾(68,261)、四川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力题,汉时鲁相(6,12)。现

  • 公寶

    读音:Gōngbǎo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拔也

    读音:bá yě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复姓。其先出自铁勒斛律部,后降蠕蠕。拔也稽余裔入归北魏,遂以部名拔也为姓(27,242)。【变】至隋时改称拔曳固(60)。【人】拔也恶蚝,北周时夏州刺史,后镇秦州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