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Shǐ

史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官名为姓氏。相传黄帝有史官仓颉、周有太史史佚。他们的子孙以官名为姓,即为“”姓。二是隋唐时代“昭武九姓”之一。古西域有国为史国,居史城,为“昭武诸国”之一,史国有人迁居中原,遂以国名为氏。

传说仓颉为陕西陈仓人,一说河南人,故此二地可能为史姓最早发祥地。西汉时,南方广西、广东已有史姓。东汉时,又有史姓迁居四川。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,形成了史姓历史上六大郡望。隋唐时期,有西域史国人入居中原,以史为氏。宋元时,史姓大举南迁。明代史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分迁于河南、山东、陕西、安徽、湖北各地。清代史姓有迁往海外、侨居新加坡等国家者。今日史姓尤以湖南、山东为多。

史姓历史人物有史游,西汉人。撰写《急就篇》,大抵按姓名、衣服、饮食、器用等分类编成韵语,句式为三、四、七字句,以教学童识字。史思明,唐叛将。英勇善战,与安禄山起兵叛唐,后于范阳称大燕皇帝,年号顺天,后被其子朝义杀。史达祖,南宋词人,其词多抒写闲情逸致。著有《梅溪词》。史可法,明抗清名将,崇祯初进士。明亡,拥立福王建都南京。镇扬州,清军破城,被俘虏,英勇不屈,凛然赴死。后葬扬州城外梅花岭,乾隆时追谥忠正。史震林,清文学、书画家。能诗文,善画兰竹木石。书精八分,喜摹《曹全碑》。

史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六十三位。


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史臣仓颉之后有史氏,见《路史》(17,21,60)。②周大夫史佚之后,以官为氏(6,7,9,12,17)。③春秋时晋、楚、卫、齐、秦等国皆有史氏(11,12,60)。④隋唐时康国支庶有史国,以史为氏(60)。即昭武九姓之一,参见戊地氏。⑤河南史氏,系唐时突厥姓阿史那氏所改(7,60)。⑥唐时灵武、建康史氏,源自奚人(参见石抹氏)(242)。⑦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、抚顺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⑧土族史卜氏,汉姓为史(195)。⑨蒙古(255,344)、土家(387)、白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宣城、武昌、京兆、河西、建康、高密、河南(7,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25%。为人口最多一百姓之一。尤以山东、湖南多此姓。二省史姓约占全国汉族史姓人口39%。【人】 史高,春秋时鲁国大司马、乐陵安侯(7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河北之固安、尚义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监利,广西之田林,贵州之从江,四川之合江,云南之泸水、河口、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朝鲜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路史》 注云: “仓颉后有史氏。”相传仓颉乃黄帝的史官,其后或以官为氏。②郑樵亦注: “周太史史佚之后,以官为氏。” 此例当与仓颉之后以史为氏者同。史之为氏,非独佚也,周有史佚,亦有史籀、史兴; 晋有史苏、史黯、史赵、 史龟、 史墨; 楚有史猈、 史皇; 卫有史䲡、 史狗、史朝; 齐有史嚣; 秦有史颗,凡此之类并以史为氏。而未得世系者,又有太史氏、内史氏、左史氏、右史氏,皆主於史,不容无别。③ 《辞海》 载: 相传古代史国人来中国,有的即以史为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以为 “史国”有二: “隋代古康国的支系有史国,遂以史为姓。”; “古代史国 (在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的南方人)来中国,有以史为姓者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“‘隋时康国支庶分王有史国,即以史为氏。’ 康国,古国名、为昭武诸国之一。一度属唐朝管辖,故地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 (按: 今已独立,称乌兹别克斯坦) 撒马尔罕一带。” 合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所称二史国为一,当以此为是。北齐之史丑多者是。④郑樵又注: “阿史那氏改为史氏。” 阿史那氏为突厥族姓。唐代史思明者是。⑤ 《姓氏考略》 又注: 唐代有史继先,“本夏后氏之苗裔。唐肃宗时赐姓史。”

战国时魏有史起; 汉代有史恭、史高; 唐代有史维则,吴人,书法家; 南宋有史达祖; 明代有史可法; 当代有史良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伊布杼克

    读音:Yībùzhùké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。伊布杼克桂城,字仲藩,清蒙古镶红旗人,世代京口驻防,由生员入武备学堂,考送日本振武、士官诸学校(72)。

  • 史朝

    读音:shǐ cháo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史朝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及《世本》(6,7,11,12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史晁〕,晁、朝,古相通(6,7,12,17)。【人】 史朝朱驹,春秋时卫大夫

  • 西奈

    读音:Xī'nài现行佤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沧源有分布。或改从单姓“肖”(xiāo)。此姓系沧源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或作“希奈”。

  • 芒布

    读音:Mángbù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古侯什叟家支(375)。

  • 啜剌

    读音:chuò là【源】 唐时突厥族首领之姓(6,7,12,60)。【人】 啜剌真,唐时突厥首领,长寿年中任司朴卿同正,封翰林伯(6,12,21,62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

  • 读音:shēn【源】 夏王启之后有甡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 《路史》云: “夏启后有甡氏。”此当系出姒姓。

  • 屠门

    读音:tú mén秦时有屠门高。(见《风俗通》)杜陵屠门少之属众,皆数千人,假号称汉将。(见《汉书·王蒙传》)颜师古注:“姓屠门,名少。”

  • 顓頊

    读音:Zhuānxū【源】古帝高阳氏,帝号颛顼,后世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7,15,17,60)。【人】颛顼自忠,春秋时宋人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姓考》注云:

  • 蘭喬

    读音:Lánqiáo【源】 匈奴四姓有兰乔氏,号日逐,世为辅相(7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 “匈奴四姓有兰乔氏,号日逐,世为辅相。”

  • 虎那格

    读音:Hǔ'nàgé现行裕固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裕固族》收载。乃“虎朗固”之别译,或作贺朗格、呼朗嘎特、霍尔勒等,后或改为单姓“贺”,参见“虎朗固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