叱茅
读音:chì máo
【综】 山东琅邪有此姓,见《姓苑》(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苑》云:“琅邪有此姓。”琅邪,在今山东诸城。
【综】 山东琅邪有此姓,见《姓苑》(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苑》云:“琅邪有此姓。”琅邪,在今山东诸城。
读音:Yǎo/Yeau,Yau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chì lǚ yǐn【音】 引音辰(70)。【源】 ①代北姓(27,60,70),本出蠕蠕,号俟吕邻,入魏随方音变为叱吕引,或省称叱吕,见《官氏志疏证》。据考,俟吕邻部原出高车,而非出自蠕蠕(2
读音:guì【源】 ①秦末季桢第3子炔奘之后(60,62)。 ②东汉末城阳炅横被诛。有四子,第3子居华阳,改姓炔,见《后汉太尉陈球碑》(21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人】 炔钦,西汉时齐人,
读音:Qiē’ní景颇族姓氏,汉意为 “山垭口”。本地名,以地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读音:Kǎn/Kaan【源】 见史游《急就篇》(63)。
读音:Páo/Paur,Pau【源】通鲍,见《金文编·革部》(86)。
读音:Èěrgǔ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“七十二种姓”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古歹”。
读音:Bókùtè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闲散布彦达赖之妻为伯库忒氏(260)。
读音:Cáo/Tsaur,Tsau【源】相传汉相平阳侯曹参之后为曺氏,而三国曹魏之后为曹氏(252)。 【布】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曺氏(427)。今大陆通用曹,而台湾分曺、曹为二姓。台湾台北、云林等
读音:Xīlóu【综】 据关中碑文记载,北周、隋初时非汉族姓中有析娄氏(7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