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句龍

句龍

读音:Gōulóng

【源】 ①相传炎帝11世孙句龙,能平九州,辨土地之宜,为颛顼土正,其后为氏(60)。一说,出自共工氏之子句龙,为后土(一作士正),三代以降祀为社,子孙氏焉(7,11,12)。②东汉时南匈奴大人有句龙氏,即句龙吾斯,见《汉书·匈奴传》(17,21,60)。③句龙如渊,本句氏,为避宋高宗赵构之名讳,改句为句龙氏(11,21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勾龙〕(12,21)。【布】 宋时蜀州多此姓(60)。【人】 句龙庆,宋时南阳人,开宝初为尚书丞(21)。句龙纬,元时太常博士,见《元诗选癸集》(399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炎帝十一世孙句龙,能平九州,辨土地之宜,为颛顼土正,其后为氏。”②又据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 注云: “后汉南匈奴大人有句龙氏,即句龙吾斯。” 此则出自匈奴族。③或为勾姓所改。“勾字,去声。宋绍兴中避高宗嫌名皆变音字改易而为钩、苟、句、句龙、勺、约等。据 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有故改氏》。” (按: 此似应音jùlóng。)

南宋有句龙·如渊,绍兴御史中丞; 又,《宣和画谱》 有句龙·爽,蜀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ǐng【源】 春秋时楚武王建都于郢(故城在今湖北江陵北10里),后因氏(15,17,21)。【望】 江陵(17,418)。【变】 一作〔〕(17)。【布】 北京(91)、江西石

  • 偃师

    读音:yǎn shī陈太子偃师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读音:Bā【音】 一说,读郅(Zhì),又音Pō(17)。【源】 ①原本郅姓,因事改为叭(17),亦见《韵书》(17,62)。②清云南普洱府思茅厅橄榄坝(今景洪猛罕)土把总叭龙闲,傣族(253)。【变

  • 吉倫

    读音:Jílún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苏德之妻为吉伦氏(260)。

  • 訾辱

    读音:zī rǔ【源】 ①系自嬴姓。秦伯益之后有訾辱氏(5,60,62)。伯益,舜臣,后佐禹治水有功,赐姓嬴。②系自赵姓。造父之后有訾辱氏(8,17,62)。造父,蜚廉子季胜后裔,善御,幸于周穆王。王

  • 目夷

    读音:mù yí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公子目夷,字子鱼,为左师,听宋国之政,子孙别为目夷氏(7,9,11,60)。一说,契为子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氏中有目夷氏,见《史记·殷本纪》(60,62)。殷

  • 那木都魯

    读音:Nāmùdūlǔ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金时女真人姓纳谋鲁氏,以姓为氏(23)。一说,那木都鲁系地名,以地为氏(61)。凡十一派,出那木都鲁、绥分、浑春、长白山、萨兰、瓦尔喀、哈达、倭济、倭赫

  • 褚师

    读音:chǔ shī春秋宋、卫、郑皆有褚师之官,以官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褚师,宋共工子,子石为褚师,因氏焉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Wèi/Wey, Oe, Wai【源】 ①系自姚姓。古有卫国,舜之后裔,后灭于裔,见《郡国志》。以国为氏(17)。②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封于卫(故城在今河南淇东北之朝歌城),传国四十余代,

  • 读音:Shè【源】 唐时突厥部以别部典兵者,曰设大臣,见《唐书·突厥传》。是以官为氏(60,62)。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内蒙古之兴和、河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