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博爾濟吉特

博爾濟吉特

读音:Bóěrjìjítè
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十二派,出锡喇穆楞、乌鲁特、扎鲁特、克什克腾、克鲁伦、察哈尔、呼伦贝尔、巴岳特、科尔沁、阿霸垓、乌叶尔百柴、阿禄科尔沁等地(23,63,260)。博尔济吉特氏为元太祖裔姓。清时根据所封官爵名称而分族别氏,这在《清史稿》中可以看到。如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、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、阿巴海博尔济吉特氏、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等(72)。《清通志》所录官爵名号有:所赉特、都尔伯特、郭尔罗斯、喀喇沁、土默特、敖汉、奈曼、巴林、扎鲁特、阿鲁特、阿噜、科尔沁、翁牛特、克什克腾、喀尔喀左翼、喀尔喀右翼、乌珠穆沁、浩齐特、苏尼特、鄂尔多斯、喀尔喀、土谢图、车臣、扎萨克图、赛音诺颜、阿拉善厄鲁特、和硕特(23)。【变】 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之蒙古族姓有博尔只吉特氏(318),〔博尔只吉特〕似即博尔济吉特之异译。【人】 博尔济吉特阿喇善,清满洲镶黄旗人,顺治间累官刑部尚书,封一等男(61)。


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蒙八旗姓氏之一,乃元太祖成吉思汗后裔,散处锡喇、穆楞乌噜特、扎噜特、克噜纶、察哈尔、乎伦贝尔、克什克腾、阿巴噶、巴岳特等地方。或云: 成吉思汗十一世祖孛儿只吉歹 (按:当即 “博尔济吉特”之别译),以部为姓。后或改为单姓包,盖取博尔济吉特之首音谐近似音之 “” 而得。

清咸丰时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,姓此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Ěr【综】 白族姓。世居云南洱海地区(91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罕见姓,云南洱海一带白族人姓氏。”

  • 读音:Zhù《姓氏词典》 引曹玉林、鄂木尔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寧玻

    读音:Níngbō景颇族姓氏,汉意为 “首领”,此当以官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读音:Guān【音】 又音鳏(Guān),见《直音》(60,63)。【源】夏王少康居纶(故城在今河南虞城东南),后因以为氏(8,17,60)。【望】辽东(17,418)。【布】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

  • 諸御

    读音:Zhūyù【源】①齐简公臣大夫诸御鞅之后,见《姓考》(11,17,60)。②春秋时齐、楚均有诸御,为掌君所御之器服饮食诸事之官(60,62),当以官为氏。【人】 诸御己,春秋楚庄王时大臣(61)

  • 孛術

    读音:Bóshù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或系孛术鲁氏之省译。

  • 读音:Lián【源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汉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布】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(64、68、261)、云南建水(409)、北京、安徽阜阳、陕西彬县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

  • 读音:Tián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。陈公子完避祸逃至齐国,食采于田,后以封地为姓氏。二是为黄姓所改。据《明史》所载,明初黄子澄,上削藩之策而被怨恨的割据者所杀,其子

  • 答失蠻

    读音:Dáshīmán【源】 答失蛮,元时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一作〔达实密〕(24)。【变】 后改为萨氏(61)。【人】 速来蛮,答失蛮氏,元天历二年任秘书监怯里马赤,见《元秘书监志》(399)。萨都拉

  • 訥鄂德

    读音:Nè’èdé【源】 清时库页岛上费雅喀人姓(42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