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南郭

南郭

读音:nán guō

【源】 ①周文王弟虢仲之后有南郭氏(17,60)。②出自齐大夫,居国之南郭,因氏(7,17)。③周景公之子奔鲁,亦称南郭于(一作且于)(7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南郭偃,春秋时齐大夫(7,21)。


历史上较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“虢叔之后有南郭氏。” 此以地为氏,系出姬姓。②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出自齐大夫,居国之南郭,因氏焉。”古称内城为城,外城为“”。南郭,即南 (外) 城,自当以地居为氏。

庄子》有南郭·子綦; 《左传》有南郭·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Wèi现行较常见姓氏,今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尚义、山东之平邑、内蒙古之乌海、湖北之芷江、广东之新会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彝、土家、布依、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

  • 读音:Ē【源】 系妸荷氏所改(17)。【音】 亦音ě(17)。【望】 怀道(17,418)。极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 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收,其注云: “《庄子·

  • 倉頡

    读音:Cāngjié【源】 相传为黄帝史官仓颉之后(12,17,60)。【望】 冯翊(12)。【变】 一作〔苍颉〕(6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黄帝史官,子孙氏焉。

  • 读音:J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天津之武清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北魏有寄多罗。

  • 读音:xīng【源】 ①古帝少昊氏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②春秋时宋司星子韦之后(60)。③土族姓(195)。【望】 济北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星重,晋时济北

  • 读音:Lí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,音lì,不从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喇摇

    读音:Lǎyáo阿昌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,原意为“骨头”。汉姓为“王”,乃是对阿昌化了的汉族王姓之称。对阿昌本族之王姓则称“喇纳”(意为“黑”),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阿昌族》。

  • 读音:Bā【综】 见《康熙字典》(62,80)。俗作八、叭或捌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康熙字典》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八” 云: “又写为 ‘仈’、‘叭’,或 ‘捌’。”“仈”与“八” 当同

  • 呼盧古

    读音:Hūlúgǔ【源】 鲜卑族姓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收载,注云: “鲜卑姓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历史上罕见三

  • 读音:yì【源】 ①佚为商时侯国,周武王俘佚侯、艾侯小臣四百人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②佚,春秋时郑大人采邑,后以地为氏(17)。③周时史佚之后,以名为氏(26,60,62)。【望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