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汉时西南夷有白狼、动粘诸种,活动于今四川汶川县以西地区,汉明帝时慕义贡献,或留中原者,以号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氏寻源》注云: “汉西南夷有白狼、动粘诸种,明帝时慕义贡献,或留中国者,以号为氏。”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汉时西南夷有白狼、动粘诸种,活动于今四川汶川县以西地区,汉明帝时慕义贡献,或留中原者,以号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氏寻源》注云: “汉西南夷有白狼、动粘诸种,明帝时慕义贡献,或留中国者,以号为氏。”
读音:Wòěrnà【源】元时人姓(57)。斡耳那,亦译作斡剌纳儿,系蒙古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【变】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斡尔喀〕(24)。②脱怜,斡儿纳氏,元至治三年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
读音:zhòng yàn为颜氏之仲,因以为氏。鲁有仲颜庄叔,齐亦有临淄大夫仲颜据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
读音:Túmòlǐ’ěr【源】 清时居于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人姓(429)。
读音:Póhé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隋书》 收载,“隋有婆何多陵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kě sì代北姓,后改为纸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一作渴侯氏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,其注云: “渴俟氏改为纸
读音:Yī'nālóu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亦收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注云: “即一那蒌氏。北魏时代北姓,后改为蒌氏。”
读音:Mùl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2)。盖取浴兰汤为姓。【变】 或作沐简(7,60)。作〔沭兰〕(76),误。【望】 任城(12,21)。【布】 宋时任城(即今山东济宁)有此姓(7)。历史上罕
读音:qián【音】 针氏有Zhēn、Qián二音,且源出不同(26)。参见鍼(Qián)姓。【源】 黄帝之后有箴姓之国,见《国名记》。箴、鍼古时二音通读,其音亦通用(26)。故鍼氏系自箴姓。【变】
读音:Yèlù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L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