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鉏
【源】 春秋时鲁季悼子庶兄公弥,字公,后以字为氏(11,17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姓觿》云: “鲁季悼子庶兄公弥字公鉏, 后为氏。”此以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
【源】 春秋时鲁季悼子庶兄公弥,字公,后以字为氏(11,17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姓觿》云: “鲁季悼子庶兄公弥字公鉏, 后为氏。”此以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
读音:xià yáng晋大夫夏阳说,其先以所食邑为氏。(见《姓谱》)
读音:Huán【音】 又音寰(Huán)(62,91)。【源】 ①黄帝之裔有澴氏,见《姓谱》(21,62,63)。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,其中有嬛。或嬛,澴相通(62)。②澴水(音Huán),源出河南信
读音:Ēndū'ní景颇族姓氏,意为“铁匠”,当以职业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读音:Yègǔlùtè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Shídōngjiā【综】 土族姓。什东加原义为羊圈。居青海互助,汉姓为东(195)。按:什东加、什杜加,其土族语均意为羊圈,疑原为同一姓,或因居地不同,译汉音时有微别,遂成二姓。
读音:Lüè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援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gǔ汩澄,浔州人,正德中任彭泽县主薄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、《中国古今姓辞典》俱收载,未详其源。明代有汩澄,浔州人,正德中任彭泽县主簿。
读音:Hàpǔqíkè【综】 清宗室色尔晋之妻为哈普齐克氏(260)。
读音:Mòzàng历史上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(西)夏主元昊妃默藏氏,生谅祚。”或作 “没藏”。
读音:Xiàng【源】 羌人之姓(60,62,63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、山东沂水(33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黑龙江省之嫩江县、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