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舌
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解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解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árì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xū【音】 亦音于(Yú)(15,60)。【源】 春秋时蔡仲之后有盱氏(17,60)。【变】 一说,应从目从干、音干,为〔盰〕(15,21)。【望】 豫章(418)。【人】 盱烈,汉时豫章人,相
读音:Liányǐn【源】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国屈氏之后有连尹襄老,连尹为官名,其子孙以官为氏(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芈姓,楚屈氏之后也。连尹
读音:Huí/Hwei【综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Wūěrkè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。属苏德尔哈拉,汉姓为苏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系出苏都礼哈拉,后或为单姓“苏”,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汉字“苏”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
读音:Wéi【源】 ①古帝鬼騩(一作鬼嵬)氏之后(17,62)。亦见《潜夫论》(17)。 ②西夏人姓(62)。【人】 嵬通,宋时环庆路巡检(15,21)。【布】 云南昌宁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
读音:pō吴后有颇氏。(见《路史》)河间阜城县多颇姓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▲〈明〉颇廷相,万历时副将。
读音:Qiā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5,21,24,60)。【望】 荥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枪传,汉时人(15,21,24)
读音:bá yě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复姓。其先出自铁勒斛律部,后降蠕蠕。拔也稽余裔入归北魏,遂以部名拔也为姓(27,242)。【变】至隋时改称拔曳固(60)。【人】拔也恶蚝,北周时夏州刺史,后镇秦州(1
读音:jí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籍偃之后有藉氏(62)。即籍氏(21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河南洛宁(294)、山西代县(335)、吉林吉林、江苏新沂、北京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藉琰,春秋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