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公冶

公冶


读音:Gōng yě

公冶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春秋时鲁国有季孙氏,族子季冶,字公冶,后世子孙以祖字为姓氏。

公冶姓源于山东,如今,仍散居于山东一带。

公冶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齐国人公冶长,孔子弟子,相传能通鸟语。后因故入狱,孔子谓其“长可妻也,虽在缧绁之中,非其罪也”。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。

公冶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二十二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国季氏之族子季冶,字公冶,为季氏属大夫。鲁襄二十九年,自楚还,公赐之冕服,子孙以为光荣,遂以其字为氏,见《国语》注(7,17,60)。 ②春秋时吴泰伯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【变】 前人书冶误作蛊,后人又传作古,或复分为古氏(22)。【望】 博平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绛县有此姓(324)。【人】 公冶长,春秋时鲁人,孔子弟子(21)。公冶志,明时山东高密人,洪武中以人材任右金都御史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复姓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鱼台,黑龙江之嫩江县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阳泉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国语·注》 云:“季氏之族子季冶字公冶,为季氏属大夫,子孙以公冶为氏。”

春秋时齐有公冶·长,孔子弟子; 明代有公冶·志,洪武中以才任佥都御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索綽囉

    读音:Suǒchuóluō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八派,出辉发、吉林、叶赫、讷殷、乌喇、和多穆哈连、老塞子、索绰络等地(23,63,180,260)。以地为氏(23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索绰络〕(180

  • 读音:Mǐn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闵公之后,以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2,17,60)。②清高丽人姓,世居易州(23)。今朝鲜族姓。③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④彝(132)

  • 韩籍

    读音:hán jí晋韩起之子籍,字叔禽,为韩籍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读音:Fú/Fwu【源】 源出考工凫之后,以官为氏(15,60,62)。凫人为古时主造钟者之官。【变】 亦作〔鳧〕(12,60)。

  • 读音:Ào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其注云:“以国名为姓氏。骜,国名,因氏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傲” 云: “现代罕见姓氏。但分布较广,亦作‘骜’。”

  • 读音:suì明河南邓州有岁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師宜

    读音:Shīyí【源】 春秋时宋大夫师延宜之后,其子孙去延存宜为师宜(60,62)。【人】 师宜官,东汉时南阳人,善隶书(6,11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郑樵将其归

  • 太室

    读音:tài sh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)。太室山在河南阳城西南,居此山者,以山为氏(7,24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曰: “太室山在

  • 读音:ǎi明有土司霭翠,为苗部阿画之后。(见《明一统志》)▲<明>霭霞,河南唐县人,阳谷知县。(按:明代之唐县,为今唐河县)

  • 瑚嚕克

    读音:Húlǔk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巴林(23,63,260)。 【变】①一作〔瑚鲁克〕(260)。②清镶黄旗蒙古马甲霍商之妻为乌鲁克氏(260)。〔乌鲁克〕似即瑚噜克之异译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