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魯剌䚟
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57)。【变】 《南村辍耕录》载,元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八鲁忽歹氏(13)。〔八鲁忽歹〕似即八鲁剌䚟之异译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巴尔固岱〕(24)。【人】 忽林失(一作呼鲁苏),八鲁忽歹氏,元时人,累功官至荣禄大夫(57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氏。元武宗时,荣禄大夫忽林夫,姓此氏。”
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57)。【变】 《南村辍耕录》载,元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八鲁忽歹氏(13)。〔八鲁忽歹〕似即八鲁剌䚟之异译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巴尔固岱〕(24)。【人】 忽林失(一作呼鲁苏),八鲁忽歹氏,元时人,累功官至荣禄大夫(57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氏。元武宗时,荣禄大夫忽林夫,姓此氏。”
读音:Hu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uòpútuō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清明之妻为绰璞托氏(260)。
读音:Huà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布】 上海嘉定(351)、台湾桃园、台北(68,261)、湖南湘潭(373)、攸县(283)、长沙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
读音:Lǐn/Liin【源】 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廩人,掌九谷之数,世其官者之后,以官为氏(60,62,63)。【变】一作〔廪〕(17)。
读音:Bópō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比耿麻纽家支(375)。
读音:bù máo【源】 春秋时宋公族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或云,商后(指商纣王之兄、宋国始君微子启)有不茅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疑不茅、不苐、不夷三氏或为同一姓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国
读音:E-sèlì【综】 清镶红旗包衣马甲西布浓古代之妻为阿色力氏(260)。
读音:Chángxún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 曰: “常寻,姬姓,吴仲雍之后。” (按: 疑此“寻”,乃“寿”之讹。参见“常寿”条。)
读音:Zǐfǎn【源】 春秋时楚令尹有子反氏(15,63)。
读音:Xīlèěrj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吉林乌拉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吉林乌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